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社會主義是中國道路的真正底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吳波

資本主義并沒有顯示出包治中國百病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這一重要論述是論證中國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的根本依據。

眾所周知,近代中國與資本主義發生過數次碰撞。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不少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向西方,希望學習他們的經驗,迅速實現中國的民族獨立和繁榮富強。但老師總是打學生,血沒有少流,中國既沒有成功復制西方模式,也沒有真正打開中國現代化的通道。歷史證明,如此眾多的人口和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中國,搞資本主義,就必然是一盤散沙、軍閥混戰。這段曲折悲壯的歷史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資本主義并沒有顯示出包治中國百病的神奇力量。

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最終不可避免地納入了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的軌道,蘊含著深刻的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的歷史選擇,既不是一種主觀的刻意偏好,也不是外部力量的強加,而是近代以來社會條件塑造出的中國進步的唯一可能性,是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的唯一正確的方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在新中國成立70年后的今天,這已經成為被歷史驗證的真理。

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版本

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獲得歷史必然性的同時,也基于自身的內在規定向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一個重大課題,即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中國,如何依托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使中國在縮短和減輕西方現代化過程弊端和苦痛的同時,迅速提升中國現代化的水平,實現后發趕超。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在中國的探索,經歷了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以來兩個歷史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這兩個歷史時期探索的最終結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指引下,在新中國前30年積累的政治和經濟基礎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國比近代以來任何歷史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近些年來,國內外有些輿論無視中國道路的巨大成就,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和“新官僚資本主義”等聯系在一起,表達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的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是因為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具體而言,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分別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兩個方面賦予了中國道路的社會主義屬性,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特點和獨特優勢。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美好未來

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體現為初級形態的社會主義,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但是,中國問題只是提出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不是提供納入資本主義軌道的根據。

道理很簡單,資本邏輯只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而不是緩解和縮小。塑造社會主義新的文明類型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擔當。在改革處于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條件下,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能否保持社會主義的戰略定力,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考驗。

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資本主義已經度過盛年邁入衰落期。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推動下,人類社會正在發生重大變革,世界歷史正處于一個新的分水嶺上。最近美國有民調顯示,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的不斷顯現,年輕人對社會主義比對資本主義更有好感。雖然這主要反映為對現存政治和兩極分化的不滿和批判,并不意味對共產主義彼岸世界的向往,但也再次昭示資本主義不是人類最后的歸宿,顯現出世界歷史出現重大轉折的跡象。

今天的中國已經強起來,擁有了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新時代的中國,應進一步深化對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探索,推動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定型和更加成熟;為人類貢獻中國智慧,使世界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