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原上風正勁,弄潮秦創原。
西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和秦創原總窗口,2023年伊始就以開決戰的姿態和時不我待的勁頭,全力以赴搶時間、抓發展、拼經濟。總投資452億隆基綠能項目落地、總投資485億23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082億167個項目集中簽約、六項市場主體指標斬獲全市第一……
良好的“開門”勢頭背后,是2022年堅實的工作基礎。過去一年,西咸新區高效統籌“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堅持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有效應對多輪疫情沖擊,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的西咸新區:固定資產投資2185億元、占全市30%、規模全市第1市場主體達57.16萬戶、總量全市第1新增“五上”企業259家、全市第1引進內資接近2000億元、全市開發區第1外貿進出口總額135.4億元、增長72%,增速全市開發區第1,首次入選年度全國改革典型案例。
這一年,我們用更強的產業實力、更快的創新速度、更新的改革力度、更優的城市環境、更暖的民生服務全力拼出新天地、干出新精彩。
更強
現代產業體系邁出新步伐
這一年,確立了“3+7+N”的主導產業布局,十大特色產業園區加快建設。農業保持平穩運行,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4.5%。二產增長勢頭強勁,工業投資增長81.6%,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4%,資質內建筑業總產值增長45.2%。三產主要行業增長較快,規上服務業營收增長10.7%、限上批發業銷售額增長24.5%。
重點項目提速增效。434個新區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過2000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電池技術世界領先、全球單體最大、產能最高的隆基綠能電池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創維電子、三一西安智能制造、秦川機床、西部超導等一批優質項目加快建設。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全年簽約項目213個,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8家、中國500強企業24家。總投資452億元的隆基綠能新的單晶硅片和單晶電池項目成功簽約落地。
更快
秦創原總窗口彰顯新勢頭
這一年,形成了秦創原現象。秦創原先后在全運會、紐約時代廣場、東盟博覽會、第六屆絲博會精彩亮相,6個地市飛地孵化器落地,與西安市7個園區及孵化器共建首批協同創新基地,形成“全省創新看西咸”的區域特色效應。
營造了秦創原生態
灃東立體聯動孵化器獲批全省總基地,灃西成果轉化“加速器”、涇河兩鏈融合“促進器”加快建設,建成投用科創載體934萬平方米。制定總窗口建設15條等接續政策,發布首個秦創原科創服務標準,新增基金7支、總規模達107億元。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305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137家、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90家、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35億元,分別是2021年的2.5倍、2.4倍、2.2倍和1.3倍。
探索了秦創原模式
大力促進“產學研用政金”深度融合,深入推進“三項改革”,與11所高校院所共建17個科轉平臺,引導110項科技成果在總窗口落地轉化。建成“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創新服務體系,推進“人才池、資金池、專利池”三池建設,組建西咸人才集團,成立人才大市場、資本大市場、科技大市場。
打造了秦創原板塊
培育瞪羚企業31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9家,16家企業入選省級上市后備企業庫,源杰半導體在科創板成功上市。規劃建設了總窗口十個特色園區,在太陽能、氫能、人工智能、工程機械等領域初步打造了現代化產業集群。
更新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新活力
這一年,體制機制改革平穩推進。突出“新區抓全面、新城強發展、鎮街強治理”,完成新區新城機構職能調整、新區直管鎮街、社會事務剝離承接和人員轉隸,創新實施“園區+公司”管理模式,全面啟動人事制度“1+N”改革。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新增2個國家級試點,新增自貿創新案例48個,5個在全國復制推廣。2項改革案例首次榮獲全國改革典型案例和全省改革優秀案例。圓滿完成126項年度自主改革任務。對外開放平臺擴能增效。新開通全貨運航線4條,機場三期、西安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建設,開館運營全國首個“臨空”會展中心,對外開放門戶越開越大。
更優
城市能級品質實現新提升
這一年,新軸線建設引領城市未來。地鐵16號線一期實現試運行,智軌1號線達到通車條件,210個軸線貫通項目加快建設。以城市功能帶動發展之興。開工建設479個城建項目,科技二路西段建成通車,214項重點民生服務有序推進,建成“15分鐘便民圈”18個,智慧城管平臺投入使用,宜居環境大幅提升。
以綠色生態繪就最美底色。入選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建成投用全國首個臭氧污染防治“抓點示范”項目。斗門水庫北池完成蓄水,主要河流水質穩步改善,海綿城市、中深層地熱供熱技術加快推廣,綠色建筑在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占比達97%。新增城市綠地357萬平米,金灣文化公園等16個新建公園向市民開放。以一體化建設推進區域協同,與咸陽市簽署17項合作協議。
更暖
社會民生事業煥發新氣象
這一年,公共服務能力加速躍升?!懊?”學校突破100所,全年新投用學校26所、新增學位2.5萬個。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順利投用,新區公共衛生中心加快建設,建成4所街鎮衛生院,醫療體系日趨完善。獲批“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和“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群眾民生福祉不斷攀升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萬人,發放社保待遇10億余元、惠及群眾160萬人次,新建成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2.5萬套。全年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亡人事件。
城鄉融合水平持續提升
扎實推進撂荒地復耕和“非糧化”整治,有效穩住農業增產保供“基本盤”。創建省市級茯茶龍頭企業3家,創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和示范村5個。
文化事業發展繁榮上升
《無翅飛翔》《瓜熟蒂落》等影視劇獲評陜西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成立西咸新區考古中心,太平遺址等入選陜西重要考古發現,秦文化博物院升級為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十里灃河”文旅帶加速建設,“煙花映昆池·弄潮秦創原”元宵節焰火晚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西咸文旅IP價值持續提升,全年實現旅游收入85億元、增長27.4%。
2023年,西咸新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開展“三個年”活動,全力抓好“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堅決打贏“五場硬仗”,全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西咸實踐邁出堅實步伐,為全省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西咸新區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