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傳來好消息,西咸新區獲評2022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連續第六年獲此表彰。
堅持穩增長
多項數據位列全市第一
堅持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約占全市30%,全年市場主體同比增長33.27%,總量達到57.16萬戶,新增“五上”企業259家,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2%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堅持強創新
科技型企業數量翻番增長
繼續舉全區之力建設秦創原總窗口,規劃建設了秦創原總窗口十大特色產業園,明確了光伏、氫能、智能網聯汽車三大主導產業鏈,累計建成科創載體934萬平米,建成秦創原人才大市場,新發行科技金融產品32款,累計兌現政策資金5.1億元。
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5倍、2.4倍、2.4倍、1.3倍,源杰半導體在科創板上市,秦創原總窗口加速由“勢”轉“能”。
堅持抓項目
簽約項目總投資2411億元
全年引進省際內資902億元總量位列全市各開發區第一,共簽約項目213個,總投資2411.85億元,48個省級、97個市級、433個新區級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632.41億元、1062.12億元、2005.95億元,全年累計新開工項目177個。
同力股份西坡基地、隆基高效單晶硅電池等項目先后建成投產,創維電子、日立電器、陜藥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
堅持抓改革
13項創新案例全省復制推廣
按照“新區抓全面、新城強經濟、街鎮強治理”的目標,平穩完成體制機制改革運行機制優化提升工作在全市位居前列。
“建好秦創原總窗口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獲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七鏈”助企促創新等13項創新案例在全省復制推廣“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獲評陜西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成功獲批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
堅持對外開放
多措并舉擴大開放合作
新開通全貨運航線4條、累計達到42條,開館運營全國首個臨空會展中心,空港綜保區完成省內首單國際起落架保稅維修業務,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新增外資企業66家,合同外資同比增長212.13%,新增注冊企業同比增長210.71%,新設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同比增長58.82%。
堅持提品質
“品質西咸”名片越來越亮
全年新推廣海綿城市240萬平米,中深層地熱供熱345萬平米。新建成綠色建筑450萬平米,啟動建設總長度44.9公里的5條新區與西安中心城區互聯互通道路,新建和提升口袋公園18個,建成18個15分鐘便民服務圈。新中心新軸線新開工面積達240萬平米。秦文化博物院被確定為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10個。
堅持優生態
新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全省首個臭氧污染防治“抓點示范”項目新區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建成投用,新區秦創原生態科創島項目入選全國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渭河、涇河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累計新增城市綠地357. 35萬平米,新建綠道225.19公里,斗門水庫北池建成蓄水。
堅持惠民生
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脫貧人口收入穩步增長,新增村集體經濟100萬元以上示范村(社區)5個,全年城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和4.2%,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6所,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建成開診,新區公共衛生管理中心等項目完成主體建設。
獲批承擔創建國家“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建設工作,永樂鎮瑞凝村被評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堅持強黨建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扎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加強基層黨建以高質量黨建助推新區高質量發展,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樹立重實干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強力正風肅紀反腐,切實鞏固拓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奮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西咸新區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個年”活動安排,市委市政府八個方面重點工作部署,突出打好“五場硬仗”,“創”字為魂、“干”字當頭、“實”字為要,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貢獻更大的西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