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應用場景逐漸被大眾所熟知,已成為各地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的重要載體和推進招商引資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不斷強化應用場景建設頂層設計,完善支持場景創新政策體系,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合肥、成都等多地紛紛搶灘布局應用場景建設??梢哉f,城市發展已進入了“場景為王”的時代。近期,新區研究院課題組梳理了國內應用場景建設相關情況,圍繞新區應用場景創新作了一些思考,結合實際提出相關思考建議,供參考。
一、技術應用為導向,突出供需聯動,應用場景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雙向奔赴”
“場景”概念源于文學、影視、戲劇,是指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發生一定的任務行動或因人物關系所構成的具體畫面。“場”是時間和空間,用戶可以在這個空間、時間里停留和消費,“景”是情景和互動,用戶停留在“場”里的情景和互動,形成了“場景”。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語境下的應用場景,是指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實際應用的具體情景或環境,是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以供需聯動為路徑,實現新技術迭代升級和產業快速增長的過程。應用場景具有以下特征:
連接供需兩端。應用場景創新通過深化細化具化科技成果在實際生產生活中能夠“勝任”的場景,為技術搭建通向市場的橋梁,促進技術供給和場景需求精準對接、高效匹配,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開展高水平招商提供了新模式。科技含量高。應用場景創新涉及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場景化應用,通過以場景為牽引,以需求倒逼技術更新迭代,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試驗場”,以技術突破反推領域應用,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系統性強。應用場景覆蓋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城市治理、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社會民生、公共服務等領域,融入了技術、人才、資金、數據、算力等要素,涉及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服務機構等主體,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多主體、多層次、全方位推動。
二、國家前瞻部署,各地搶灘布局,以場景應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一)黨中央和國務院前瞻部署應用場景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應用場景建設,在不同場合強調應用場景建設的重要性:在2020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要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在2021年10月1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李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今年1月在西咸新區調研西安愛生技術集團無人機產業化示范基地時強調,“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國務院2017年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對人工智能在制造業、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應用場景創新進行了全方位部署;國務院辦公廳2020年印發《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大力推進5G網絡、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在消費領域的場景應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圍繞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技術、智能制造、區塊鏈、物聯網、未來產業發展等,推出一系列場景應用的政策舉措,面向制造、建筑、旅游、教育、農業、醫療、應急安全等領域征集典型應用場景,推進試點示范應用。
(二)部分省市紛紛布局應用場景創新
緊跟國家部署,各地紛紛搶灘布局場景創新,包括北上廣深等40多個城市,依托自身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有針對性地對場景創新工作進行部局。26個GDP萬億級城市中,有23個將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領域場景創新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北京、青島、合肥、揚州等出臺了應用場景建設的相關方案或行動計劃,上海、廣州、成都等推進標桿應用場景建設,評選典型案例并推廣應用,安徽、廣西等推進重點產業鏈場景招商,均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中,合肥打造“全域場景應用創新之城”,推進場景招商;深圳打造“數字孿生先鋒城市”,推進人工智能全域全時場景應用;成都打造“智慧蓉城”,推進“蓉數公園”建設,以場景創新優化營商環境,三個城市在全國應用場景創新新賽道中處于“領跑”位置。
綜合來看,“人工智能+”、數字化應用場景是各地布局的重點,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行業各領域,應用場景創新已成為各地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三)陜西著力推進低空經濟等應用場景創新
省委書記趙一德7月5日在西安調研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工作情況時強調,“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場景應用全鏈條貫通的未來產業培育體系”“以需求為導向、以場景為牽引、以平臺為支撐,探索建立要素共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協作機制,更好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通創新”。
省長趙剛3月25日在主持召開省長辦公會議,研究我省低空經濟發展工作時強調,“堅持市場化方向,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力度,積極探索典型應用場景”;2023年12月6日在西安市調研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時強調,“圍繞全省重點產業鏈,加快數字技術的滲透和應用,持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積極拓展數字技術應用場景”。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方紅衛2023年8月30日在新區調研氫能產業發展情況時強調,“強化創新引領,拓展氫能在交通、能源、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優化全產業鏈布局”;12月5日在調研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情況時強調,“強化創新引領,做強硬科技支撐,豐富拓展應用場景,優化產業發展生態”。
市長葉牛平今年3月5日在新區調研氫能及無人機產業發展情況時強調,“要不斷拓展氫能在新能源汽車、分布式能源系統、商業航天等領域應用場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應用場景為牽引,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品”;6月4日在雁塔區調研經濟穩增長工作時強調,“緊盯行業發展趨勢,強化產品研發創新,拓展產品應用場景”“以市場應用牽引創新驅動”“積極幫助企業拓展應用場景,助力企業拓市場、擴產能、增效益”;7月11日在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時強調,“以需求為導向、以場景為牽引、以平臺為支撐,積極構建以數字政府建設牽引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
目前,省、市尚未制定實施系統的場景創新行動方案,但在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已開展積極探索實踐。低空經濟領域,省工信廳今年7月印發《推動低空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提出低空制造產業升級、企業培育、技術攻關、產業承載、要素支撐等5類15條具體措施,在產業承載方面特別強化低空應用場景牽引;數字經濟方面,省工信廳累計發布85個工業數字化、智慧城市等領域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省通信管理局發布全省“5G賦能千行百業典型應用場景”。西安市2022年建成了全省首個“智慧城市大腦”大數據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城市經濟監測、城市住宅空置分析、人口流動分析及獨居老人監測等應用場景。
三、聚焦使命任務,立足發展現狀,打造國家級新區西部應用場景創新示范區
西咸新區作為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建設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是習近平總書記給新區的“考卷”,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是設區的初心使命。創新城市發展方式、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涉及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等多領域,而應用場景建設涵蓋了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綜合程度高、試驗意味強、示范效應大??倳泴脠鼍敖ㄔO的重要指示,為我們建設“試驗區”、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對新區而言,謀劃打造西部應用場景創新示范區,是主動踐行國家使命任務的主動擔當。
從新區發展現狀來看,也具備打造西部應用場景創新示范區的基礎和優勢:
一是產業轉型場景資源豐富。新區擁有80多萬家經營主體,“五上”企業160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350余家。目前,新區圍繞“4+1”重點產業方向,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智能網聯汽車、氫能、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聚集了同力重工、隆基、維納數字、秦川機床等一批鏈主企業和配套企業。圍繞太陽能光伏、氫能、智能網聯汽車、數控機床等8條重點產業鏈,繪制了產業鏈圖譜。如,以氫能為例,涇河氫能產業兩鏈融合科創區布局落地了氫能企業50家、約占全市2/3,具有很大的場景需求潛力。同時,新區產業園區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需求,能夠為新技術、新產品帶來大規模市場空間。
二是成果轉化場景空間較大。目前,新區大部分初創型科技企業擁有新技術,但缺乏應用場景來展示驗證,面臨“有技術缺商業”的難題。如,灃東新城的陜西埃恩束能碳基技術有限公司的“離子束非晶碳基超硬薄膜技術”,能源金貿區的陜西信達合瑞科技有限公司的“AI智能鈦原材料打磨機器人技術”在國內處于前沿領先,但市場尚未開拓,產業化運用未形成規模。又如,交大科研成果豐富,但在新區就地就近轉化率不到1/5;新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618家,規模在1500萬元以下的占了70%,今年有望成為五上企業的為3%,在場景應用上有很大挖掘空間。
三是城市建設管理場景前景廣闊。新區擁有882平方公里面積,135萬常住人口,西咸一體化深入推進,智慧城市加快建設,極大激發了在基礎設施、數字政府、城市建設、城市治理、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需求。同時,新區自帶改革創新和示范引領基因,共承擔了海綿城市、科創中國、云計算、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自動駕駛應用等28項國家級試點,已在全國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典型案例,在城市建設管理領域場景應用方面具備試點示范優勢。如,新區作為全國首批、西北唯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打造了一批海綿城市應用場景,已成功應用到西安都市圈內渭南等城市和廣元等省外城市,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已推廣到鄭州等省外城市商業化應用。
綜上所述,新區可以緊盯國家所需、未來所向、西咸所能,以應用場景為牽引,不斷挖掘培育新質生產力,率先探索創設一批示范性標桿性重大應用場景,積極爭做全省應用場景創新“領頭羊”“先鋒隊”,全力打造西部應用場景創新示范區。
四、突出重點特色,供需雙向發力,聚力打造重大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創新是新區發展的新機遇,立足戰略定位,聚焦“四大使命”,尤其是“4+1”重點產業,結合新區實際,圍繞應用場景中“場”的平臺搭建和“景”的要素互動,建議重點打造“五大應用場景”:
(一)打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今年1月,李強總理調研新區愛生無人機產業化示范基地時指出,“無人機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要堅持多方協同、聯合攻關,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新區近年來加速布局低空經濟,制定了行動方案及若干支持措施,規劃建設了翱翔小鎮、無人機產業園,聚集了愛生無人機、科為、天樞航空等重點企業,獲批1條航線并實現無人機商業首飛,但發展還處于早期起步階段,仍存在產業規模小、服務配套不完善、下游商業場景應用缺乏等問題。
在低空經濟領域,深圳、杭州發展勢頭迅猛。深圳布局“天空之城”,依托大疆、豐翼等龍頭企業,推進涵蓋低空制造、飛行、保障、旅游、物流、巡檢等場景應用;杭州打造“中國飛谷”,建設無人機戶外測試場,設立產業基金,在醫療、交通、環保、應急救援等開展商業場景應用推廣。
新區可借鑒深圳、杭州經驗,搶抓低空經濟布局窗口期,爭取在新區成立全省低空經濟戰略咨詢委員會,創建省、市飛行服務監管平臺和示范區,探索推動低空經濟龍頭企業和西工大合作,在新區設立低空經濟產業技術研究院。開通更多商業運營航線,梳理發布低空場景機會清單,鼓勵引導愛生無人機等龍頭企業加大應用場景研究和商業市場開拓。探索實施“低空經濟+”,以灃東、灃西新城為載體,可在人員密集的灃東科統、三橋商圈、創新港、白馬河路等推行無人機外賣、物流配送業務,在絲路歡樂世界、昆明池探索航拍航攝、空中游覽等特色應用場景。
(二)打造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發生深刻變革,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邁入規?;l展新階段。新區在2022年就開始布局自動駕駛產業,獲批全省首條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路段、全省首批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牌照,出臺了《鼓勵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在秦漢新城布局自動駕駛產業園,發布了自動駕駛多個應用場景。今年4月,秦漢新城自動駕駛應用先導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全國共32個,為全省唯一入選),不久前啟動了西北首個全域智能駕駛商業化試點,但仍存在產業鏈不強、基礎設施不完善、商業化場景應用不成熟等問題。
在自動駕駛產業發展上,長沙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16年就重點在湘江新區率先搶灘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經過8年的培育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已與北上廣深并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競爭力第一梯隊,今年7月成功入圍全國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全國共20個)。
新區可借鑒長沙經驗,以打造“西北自動駕駛第一城”為目標,用好自動駕駛應用先導項目國家級試點、西北首個全域智能駕駛商業化試點,以及省級自動駕駛測試路段、測試牌照,積極爭取國家級測試路段、測試牌照,持續加大與省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陜汽、比亞迪、高校及其他專業化公司的技術和商業合作。在灃西新城前期探索自動駕駛在無人公交、無人配送場景應用的經驗基礎上,在灃西、秦漢新城進一步探索自動駕駛在出租、環衛清掃、無人巡邏、觀光游覽等更多領域的場景應用,開展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創新大賽、應用場景創新典型案例評選等活動,持續挖掘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商業化應用場景,適時全域推廣應用。
(三)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新區早在2019年就布局人工智能產業,如灃西新城出臺了《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依托人工智能產業園、云計算創新發展試點,引進了西圖數聯、酷哇機器人等重點企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生態初步形成,但仍存在應用場景不夠開闊、產學研用不夠緊密等問題。
深圳在“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其瞄準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目標,以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依托,成立了人工智能工作專班和戰略咨詢委員會,構建了“一條例、一方案、一清單、一基金群”的人工智能政策體系。
新區可借鑒深圳經驗,出臺新區發展人工智能產業行動方案,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各領域融合創新。圍繞開放政府和行業兩大場景。探索由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或國企主導的公共服務和城市治理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探索以商湯科技、寒武紀等企業為主體的在制造、供應鏈、家居、教育、醫療等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應用場景供需對接平臺方面。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經驗,聯合高校、企業成立新區人工智能研究院,組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實驗室,依托秦創原綜合服務中心,面向全社會征集并公開發布人工智能創新產品、市場化項目、應用場景需求,打造一批人工智能“首用”場景樣板。
(四)打造智慧城市應用場景。智慧城市包括政務、交通、環保、安全等領域,涉及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應用場景十分豐富。新區在2019年就啟動了“智慧西咸”建設,建成了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字孿生城市平臺、城市綜合運行管理中心系統、城市大腦運營賦能平臺,但從實際運行來看,平臺效用發揮不夠,在各領域的場景應用還需進一步開拓??蓮男聟^實際出發,進一步重點打造以下應用場景:
智能交通方面。在三橋街道、能源金貿區等車流量大的區域,推廣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場景應用,實時分析交通流量、路況信息,優化交通路線,緩解交通擁堵。智能建筑方面。拓展新區海綿城市、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建筑垃圾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等成熟技術的應用場景,擴大外部合作機會;依托隆基的產業優勢,在涇河新城優先布局超低能耗建筑規?;ㄔO,開展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應用。智慧生產方面。在有數字化場景應用基礎的隆基、同力重工、三一智能制造等龍頭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供應鏈管理、大數據服務等應用場景構建,支持打造智能制造標桿應用場景,釋放產業場景機會;在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等產業園區,引導企業開展智能化升級改造,展示場景能力,吸引關聯企業入駐園區。智慧應急方面。搭建政務大數據管理、利用平臺,持續接入交通、環保、醫療等方面數據,實現新區數據資源“一本賬”管理、“一平臺”調度,在自然災害防范、安全生產、大型活動安保等領域探索場景應用。
(五)打造社會民生應用場景。新區常住人口135萬人,鏈接西安、咸陽兩市總人口超1500萬人,隨著西咸一體化的深入推進,社會民生場景應用需求逐漸增加。近年來,新區在教育、消費等場景應用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如,依托“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瘧脟壹壴圏c,打造了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場景,在絲路歡樂世界探索了虛擬游覽應用場景,但在醫療、養老等方面仍缺乏深層次的場景應用。建議聚焦新區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重點打造以下應用場景:
教育方面。發揮新區“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瘧脟壹壴圏c示范,依托“名校+”“名師+”工程,在創新港、鐵一金灣等新建學校,支持開展大數據學情分析、智能化教學平臺等,推廣在線開放課程應用場景,后期可拓展到其他學校。醫療方面。在西咸中心醫院、省人民醫院秦漢分院等,開展輔助診斷、導診機器人、輔助手術機器人等場景應用;完善西咸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公共衛生、醫療服務保障、藥品管理等場景應用系統互聯互通。養老服務方面。建議在老年人口較為密集的太平鎮、馬王街道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先行推廣養老信息化平臺、遠程健康監測系統等場景應用;在三橋老年公寓、反哺堂等運營較好的養老機構推廣智能家居、在線家庭醫生等場景應用。文旅消費方面。與西安、咸陽兩市聯合打造旅游精品路線,引導昆明池、絲路歡樂世界等融合“數字科技+文化創意”,開展虛擬游覽、線上互動等場景應用;利用好陜歷博秦漢館等文旅資源和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等體育設施,打造集文旅、體育賽事為一體的新型消費場景。生態宜居方面。在渭河、灃河等新區7條水系及昆明池等水域,在產業聚集、耗能型企業集中的傳統園區周邊,加快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衛星遙感等技術的場景應用,搭建智能環保監測體系。
五、加強頂層設計,多元主體參與,構建應用場景創新大格局
(一)突出統籌協同,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借鑒合肥全領域、全市域、全流程場景創新和深圳構建跨部門、跨領域應用場景模式,建議新區圍繞應用場景創新工作體系、政策支撐、行業聯動等方面建立相關推進機制。成立新區應用場景創新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新區科技局或發改商務局。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新區應用場景創新行動方案,出臺配套支持相關產業政策。夯實“管行業就要管應用場景創新”責任,新區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各新城作為牽頭單位,負責本行業本地區的應用場景挖掘開放、示范推廣、落地保障等具體工作。將應用場景創新推進工作納入科技創新和招商引資工作體系,建立季度調度、半年評估、年度評價機制。加強新區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強化資源統籌銜接共享,合力推進應用場景創新。
(二)突出場景牽引,大力推動場景招商。借鑒杭州、合肥等地場景招商的成功經驗,探索“市場+資源+應用場景”招商新模式。建立新區備選發布清單庫。按季度組織應用場景征集,引導有關部門、企業、科研院所等分行業開展申報,擇優篩選建立新區備選發布場景機會清單庫、場景能力清單庫。多形式、多渠道組織場景供需對接。通過線上、線下形式按季度發布“兩張清單”,舉辦應用場景對接會、場景招商推介會、場景示范項目路演等活動??陕摵衔靼病⑾剃杻墒?,或西安都市圈范圍內其他城市,共同發布城市投資機會清單,打響西安-咸陽一體化招商品牌,提升西安都市圈投資吸引力。加大對外合作。積極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加大與北京、深圳、合肥等地應用場景建設的交流與合作,拓展更多領域場景應用機會,探索合作建立“逆向飛地”,推動引進落地更多大項目、好項目。
(三)突出開放共享,推動多元主體參與。借鑒成都智慧蓉城研究院、應用場景實驗室和合肥全國首個城市級場景公司(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等運營模式,樹牢“開放共享”理念,吸引各方力量、匯聚各類要素參與應用場景創新。搭建開放平臺。可考慮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第三方機構在新區建立場景應用中心、設立場景應用研究院等,推動應用場景供需市場化對接。通過開展應用場景創新大賽,推行重大應用場景“揭榜掛帥”“競爭賽馬”等,鼓勵區內外各行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積極參與應用場景創新。強化要素保障。圍繞應用場景創新技術、人才、政策、金融等要素,發揮全省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聯盟和秦創原“三個大市場”功能,放大“一港模式”效應,推動場景服務延伸拓展。用好新區產業基金、秦創原春種基金等,以自動駕駛、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為重點投資領域,鼓勵企業開展股權融資,促進成果轉化孵化產業化。加強宣傳推廣。結合新區重大招商推介、重大項目簽約、重點項目開工、觀摩會等活動,加大應用場景工作模式的推廣。在新區官網、微信公眾號開設應用場景創新專欄,發布新區應用場景創新工作動態和工作成效。加強政策宣貫,營造濃厚應用場景創新氛圍,不斷擴大西咸應用場景創新的品牌影響力。
指導:申博
執筆:趙江、李志和、張潔安、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