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過去一年,緊盯西咸一體化核心承載區定位,以“七個一體化”為抓手,西咸新區推進實施一體化重點項目164個完成投資284.16億元,紐帶作用、縫合功能不斷提升,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交通互聯更加順暢
“自打新路通車,上班距離縮短了一半。”自從2024年5月昆明路-連霍高速輔道快速化改造項目正式通車后,在新區工作的劉先生通勤時間大大節省了。

昆明路-連霍高速輔道快速化改造項目東起西三環,西至西周大道,全長8.7公里,分為昆明路和連霍高速輔道兩大部分,通車后西安主城區與西咸新區聯通更加緊密。

去年12月中旬,馬家堡至涇陽高速公路又傳來正式通車的好消息。作為陜西省省級公路網規劃的重要聯絡線,馬涇高速連接了機場高速與G65包茂高速公路,通車后無需再繞行至繞城高速,有效促進空港、陸港“雙港”聯動,拉近機場與渭北高陵、臨潼、閻良三大工業組團距離,節省通行時間。

此外,2024年新區還有2條連接西安中心城區的互聯互通項目、6條斷頭路和板塊之間連通道路建成通車,30條389公里互聯互通道路將西安、咸陽兩座城市緊緊相連。加上在新區范圍內開通的4條軌道線路、172條公交線路,新區正在形成路網交通縱橫交錯、軌道交通四通八達、公共交通高效便捷的交通新格局。
產業協同更加緊密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不斷投用,西安、咸陽兩地的科技、經濟、人才等要素也在加快流動。

西安秦源智科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源儲能”)作為西安理工大學劉政教授團隊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于2022年6月落戶新區。
為了快速擴大產業化進程,2024年秦源儲能在咸陽三原建設年產300MW電極材料生產線,包含一條高分子材料制備產線、一條碳纖維預處理產線、三條極板模壓成型產線、一條極板處理產線、一條極板表面加工產線以及相關配套的檢測產線,全部設備均為自研或者聯合開發,設備均國產可控。
如今,更多新區企業與西安、咸陽企業緊密“握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咸陽師范學院等咸陽高校9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西咸新區落地,法士特新能源汽車智能傳動系統及中試基地等全省產業鏈群重大項目成功落戶,陜煤研究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一期)等一批重大產業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新建13個供熱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2024年,新區簽約來自西安、咸陽兩地的產業溢出工業項目32個,承接西安主城區轉移企業1391戶,圍繞兩市共建8條重點產業鏈,面向“兩市一區”專精特新企業征集形成了企業主導產品和優勢技術供需對接清單。印發了《2025年推進西安-咸陽-體化發展工作要點》,產業協同的腳步更加堅實有力。
公共服務提檔升級
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是促進西咸一體化加速推進的有力支撐。2024年,新區舉辦西安-咸陽一體化聯合招聘會87場,聯合咸陽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共建咸陽高校就業服務驛站,常態化提供招聘服務、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見習推介等人社服務,西咸聯合招聘會服務求職者已超2萬人。
醫療方面,新區已有822家醫藥機構納入西安市醫保,實現買藥就醫與西安“同城同待遇”。21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秦漢三院與西安、咸陽兩市8所三甲醫院簽訂“衛星醫院”協議。2024年12月,西咸新區120急救調度中心的正式運行,標志著新區院前急救工作已納入西安市院前急救“一張網”運行。

教育方面,新區近年來充分借力西安、咸陽兩地優質教育資源,組建28個緊密型“名校+”共同體,2024年新投用學校6所,新增學位12900個,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均衡化。
2024年12月19日,陜西西咸新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揭牌成立,對加快西咸陽一體化進程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法治保障。目前,已有447項政務服務實現了西咸兩地跨域通辦。

新的一年,西咸新區將繼續在各領域實現全面互聯和深度融合,為西部地區城市一體化發展探索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