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東方IC供圖)
記者18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意見(2018—2020年)》印發,從2018年起至2020年,在全市組織實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推動治理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等“城市病”,不斷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持續開展常態化交通違法整治
根據《意見》,市政府成立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意見》提出目標,全市主干路機動車交通守法率達到95%以上,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守法率達到90%以上。交通管理設施規范設置率達到95%以上,城市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的科學渠化率達到90%以上。常規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40%以上。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達到15%。
《意見》指出,我市將推動地方立法解決交通管理難題,建立健全部門聯動綜合執法體系,交通運輸、城管、公安等部門密切協作,開展聯合執法,清理整頓“馬路市場”、占道經營,清查整改廣告牌、管線、樹木及其他植物遮擋交通設施等影響行車安全視距的隱患,全面清理停車設施挪用、占用問題,嚴厲打擊違規占道施工和挖掘道路、生產銷售違規超標電動車輛和拼裝改裝車輛等違法行為。
持續開展常態化交通違法整治,以市中心區、核心區為重點區域,嚴厲打擊闖紅燈、套牌假牌、酒駕醉駕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嚴查違法停車、違法變道、不按規定讓行以及非機動車逆行、行人闖紅燈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嚴管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工程運輸車通行秩序。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提升執法效能,推廣可查緝多種違法行為的交通技術監控系統、移動式交通違法行為記錄設備,不斷擴展非現場執法覆蓋面。
全面實施公交信號優先政策
優化城市道路交通設計,完善道路交叉口交通渠化設計,優化交通信號控制技術,進一步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持續推進全市道路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和交通標志標線標準化工作,全面實施公交信號優先政策??茖W系統設置城市交通指路系統,確保指路標志設置層次清晰、系統,傳遞信息明確、連續。定期開展道路交通管理設施排查整改。
加快推進全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加強交通狀態感知、高清視頻監控、信號控制、交通誘導等基礎系統建設,創新應用汽車電子標識、緝查布控、事件檢測和交通仿真等技術手段,實現道路狀況自動感知、交通態勢自動研判、信號控制自動調整、交通違法行為自動監測、路況信息自動發布。
推動智慧停車系統建設,促進“互聯網+停車”的融合發展,方便群眾在線查詢和預約停車泊位。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及公安交通管理互聯網平臺、短信平臺和手機APP,開展交管業務在線辦理,減少群眾出行需求。
鼓勵單位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
《意見》明確,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同步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合理布局和優化城市路網結構,落實“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大力推廣新建住宅小區街區制,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結合街區建設與修復工程,對周邊道路系統進行改造,發揮道路微循環系統作用,科學設計各類交通流的通行和停車空間,合理利用道路資源。
加強停車設施建設,形成以配建停車為主體、路外公共停車為輔助、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停車設施供給結構。不同城市區域采用差別化的停車供給策略,合理配置停車資源。制定、完善本地化的停車場配建標準,分類確定公建設施的停車配建比例,適當超前配建,緩解停車壓力。加快停車場建設進度,優先以商貿區、醫院、學校、集中居住區等地區為重點,挖掘用地潛力,在內部和周邊區域增建停車設施。大力發展地下停車場和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鼓勵單位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推廣分時停車、錯時停車、分類停車以及差異化的停車收費等措施,提高停車設施周轉利用率。
同時,建立城市道路建設項目論證審查制度,制定完善交通影響評價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技術規范,建立落實監督和審查機制。
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內全覆蓋
加大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力度。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實現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內全覆蓋。優化城市公交站點布局,避免公交“列車化”問題,加強與交通樞紐、停車場的銜接,促進便捷換乘。鼓勵城市軌道交通和公交換乘聯票優惠。大力推進城市公交專用道和公交優先信號設置,保障公交運行速度和準點率。提高公交發車頻次,適當延長運營時間,提高服務品質。試點開展公交信號優先技術應用工作,完善公交乘客出行信息服務系統,推廣定制客運、社區公交等多元化運輸服務形式,滿足不同群體的出行需求。
保障行人和非機動車安全順暢通行??茖W設置行人過街設施,推廣設置安全島、行人駐足區等二次過街安全設施和行人過街信號燈。鼓勵在人流密集的區域,結合周邊建筑、公交車站、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統籌規劃和建設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設施,形成連續、貫通的步行連廊。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公共交通換乘樞紐周邊配套規劃和建設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加強電動自行車、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公共自行車的通行和停放管理。
同時,優化全市物流配送、貨物運輸、工程運輸、危險化學品運輸等貨運車輛的通行管理,在確保商場超市、連鎖便利、電商快遞、放心早餐及餐飲配送等民生領域物流正常運作的基礎上,優化完善城市配送運力調控和通行管控政策。
對交通失信行為人實施相應懲戒
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宣傳,鼓勵開展“交通違法隨手拍”“典型案例大曝光”等媒體行動。并加快交通出行領域信用記錄建設,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和應用,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整合機動車駕駛人、所有人基本信息、交通失信信息,生成文明交通信用記錄檔案,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個人征信記錄。將文明交通信用與職業準入、個人信貸、車輛保險、評優評先等掛鉤,對交通失信行為人實施相應懲戒。
此外,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大對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的資金投入力度,并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予以經費保障。加大道路和交通管理設施建設維護、交通工程設計咨詢等專項資金的投入,完善、提升道路交通管理設施維護標準,建立與實際維護需求相匹配的經費投入增長機制。并制定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評價標準體系,科學設立評價內容和指標,引導開展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
記者 康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