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教育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教育 / 正文

西咸新區灃西第一小學教育集團聚焦“五個一”實踐 打造思政課創新品牌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近年來,西咸新區灃西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各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綠色教育”辦學實踐,用“五個一”建設推進思政課“提升創優”,思政課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高站位,建立“一項機制”

1.堅持政治引領

深化意識形態工作,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上好思政課,不斷加強黨支部領導,切實履行黨支部書記、校長責任,引領政治方向。黨政領導干部躬耕課堂一線,旗幟鮮明、生動靈活講好思政課。

2.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并落實領導干部聽評思政課制度,確定工作聯系點,推動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同時,成立思政課教研組,完善校本教研工作機制,確保思政課等相關教學工作全面落地。

3.優化頂層設計

聚焦理想信念教育,以思政課堂為主渠道,以德育活動為實施載體,確立“全息德育”發展觀,不斷深化“1+10+N”活動體系建設,構建“大德育”格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思政課“強起來、實起來”。

多形式,構建“一門課程”

1.開足專題思政課

開齊開足《道德與法治》國家課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突出學生年齡特點,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引導學生思想,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同時,積極申報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單位,為思政課建設積累成果。

2.探索全學科思政課。

建立以潤德、潤智、潤趣、潤行四個維度為架構的“潤美課程”體系,突出思政創生課程和潤德課程,深化思政教育。各學科以德為先,設計課堂教學,形成目標明確的教學效果導向。同一主題,不同切入點,學科教師聯動授課,思政學科、學科思政課程和教育教學有機互動,深度融合,在趣味性、通俗性、深刻性中筑牢學生愛黨愛國情懷。

3.拓展專項主題課。

把少先隊工作作為思政教育的“主陣地”,貼近學生認知,建構“四禮”課程,拓展主題課程,強化思政課建設。唱隊歌、學隊史、入隊闖關、紅領巾尋訪、愛心義賣等多樣活動,打造組織意識“形成禮”;“始業課程”訓練、《德育手冊》教育,增進情感認同,打造道德養成“修正禮”;“大英雄故事會”“先鋒真人圖書館”等品牌活動,榜樣示范引領,打造政治啟蒙“大愛禮”;“致敬,生命”線上語文主題活動,10歲成長禮、畢業典禮,打造人生取向“成長禮”。不斷完善的思政課程體系,助力學生在“拔節孕穗期”健康成長。

強素質,打造“一支隊伍”

1.專心選人

配齊建強思政課專、兼職教師隊伍,調動管理干部、學科教師、黨員骨干以及后勤保障人員力量,形成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的思政課教師隊伍。目前,集團有全國十四運會火炬手、省人大代表、市黨代表1人,全國紅領巾巡講團成員、陜西青年五四獎章1人,自主培養各級各類思政教學能手9人、思政課標兵(骨干)等20余人,他們在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專業培人

堅持用“八大途徑”,不斷強化思政課教師“內功”。在常態課教研、公開課研討、青藍工程結對、思政課“大練兵”暨“金課”評選等常規訓練和活動之外,用“種子的信仰”教育教學創新年會等創新方式助力,強專業能力,建硬核隊伍。

3.專門用人

學校建立協同聯動育人機制,協同家庭力量,集結社會力量,讓家庭資源和社會資源成為思政教育的有效補充。同時,充分調動家長,凝聚社會各類模范人物、十佳志愿者,組建“螢火志愿團隊”,進校講黨史、話隊史、做報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多師”聯動的思政教育格局。

拓載體,創新“一種形式”

1.借力“碼行天下”新載體

學校以二維碼為載體,進行系列教育教學改革,開發“碼行天下”,建立實體碼空間,形成系列碼課程。《道德與法治》書上張貼二維碼,學生掃碼即可觀看和學習相關音視頻資源。“碼行天下”與少先隊工作有機結合,制作少先隊活動碼書開展隊前教育,進行“紅色之聲”電臺直播等,便捷智能的學習方式,讓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

2.用好“紅領巾爭章”全評價

創立“紅領巾爭章”評價激勵體系,采取定章—爭章—考章—頒章—護章的方式,線上發布、線下評定,線上頒章、線下儀式,從一年級開始螺旋上升的開展爭章活動,爭章全過程記錄,激發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孩子們在“體驗式”“互動式”“融入式”的過程中,在信息化應用實踐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這一創新形式,得到團省委高度肯定,多次進校專題調研和觀摩。

顯效果,形成“一種輻射”

1.“集團+”鴻雁效應

學校以“名校”身份,先后開展“名校+”、教育集團化辦學、陜西教育扶智平臺建設等教育引領和幫扶。內容從常規的教育教學交流,拓展到德育活動、思政教育各方面,實現全覆蓋,全引領,均衡區域教育發展。在承辦的陜西省“三個課堂”現場推進會第一課堂觀摩,“西安好課堂”等省市級教學活動中,學校多節思政課全展示、獲好評。

2.“名師”梧桐效應

借助市、區“名師+”研修共同體,名校長工作室,道德與法治名師工作室,學科教學研究基地等多個專業學術研究組織,承辦或舉辦市、區少先隊主題示范活動,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教育系統思政課大練兵,少先隊輔導員觀摩培訓、座談會,“三名團隊”送培送教等鮮明思政教育特色的主題活動,產生廣泛影響。

學校思政課建設、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獲批西咸新區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提升創優”試點學校,西安市學科思政教育教學實驗學校、西安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示范基地、西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陜西省義務教育學校文化建設示范校、陜西省“紅領巾獎章”四星章集體(少先隊大隊)等相關榮譽稱號。多項教學和德育活動被中央電視臺、人民網、《陜西日報》暨學習強國平臺等中省市新聞媒體報道。

“創全國一流,建未來學校”。灃西一小教育集團各校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綠色教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打造新亮點,鍛造新品牌,為推動學校和區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