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不僅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深刻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西咸新區秉持不斷提升青少年兒童科學素質的理念,通過創建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形成了區域輻射效應,全區累計創建市級科技教育特色學校11所,新區級科技教育特色學校7所。
中學科學教育:創新與實踐共進
西咸新區的中學積極開展各類科學教育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西咸新區第一初級中學致力于從一門課程轉向完整生活、從一本教材轉向整個世界,將靜態課程內容與動態科學創新融為一體的科學教育理念目標,促進各學科教師協同探討“面向每一個”“滲透每一課”“融入每一天”的科學教育新課題,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去實踐,從“解題”走向解決問題。近4年來,學校先后多次在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陜西賽區和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中榮獲優秀組織單位,學生在第37屆、38屆西安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均有獲獎。

灃東第七學校初中部開展的“以勞啟智、科技賦能”科技勞動節上,通過科技競賽、科技作品展、科學實驗秀、科技微論壇等活動,讓同學們動手實踐,親身體驗,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和實踐的樂趣,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科技創新的種子。

灃東阿房路學校緊扣“科技賦能教育,創新引領未來”這一核心理念,傾盡全力為學生打造多元科技教育平臺,一系列精彩活動如繁星閃耀,照亮莘莘學子的求知征途。

灃西第二學校積極開展主題為“中國·科技·未來”的項目式學習系列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科技素養,培養學生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思維與能力,為新時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西咸新區秦漢中學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構建了完善的科學教育體系和優秀的科學教師團隊,成立了以學生為主導的“少年科學院”社團,開設了VEX機器人、無人機飛行、船模航模、科技制作、數字編程、3D打印等豐富科技課程。近年來,秦漢學子在教育部白名單科技賽事中屢獲省級與全國大獎。同時該校探索創新,踐行 STEM 教學、科技與藝術協同及跨學科融合模式,學生拍攝的科學微電影作品亮相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全國產生深遠影響。

在西咸新區秦漢渭柳初級中學,科技社團的水火箭制作活動熱火朝天。教室里,學生們圍坐一起,熱烈討論著火箭設計,他們將物理、數學知識融入其中,精心計算著角度與力量。選材時,翻找著日常材料,嘗試各種創意組合。操場上,小組協作搭建水火箭,有的專注連接部件,有的仔細檢查密封性。發射時刻,學生們滿懷期待,隨著 “嗖” 的一聲,水火箭沖天而起,歡呼聲此起彼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理解了科學原理,還提升了環保、創新、團隊協作等多方面能力。

空港第一學校秉持 “每個孩子都是創想家” 理念,在科學教育中躬身實踐。科技節上,學生們站在自己的 “手搖發電機”“空氣槳電動賽車” 旁,自信滿滿地講解,觀眾們紛紛點贊。校園內,各類作品琳瑯滿目,繪畫充滿幻想,航模展翅欲飛。報告廳里,知識競賽緊張激烈,學生搶答時思維火花四濺,“動力火車” 實踐中合作默契。科技教室與長廊是探索樂園,多元活動讓知識融入日常。學校先后斬獲“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西安市中小學數字化教科研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NOC陜西賽區優秀組織單位”“2023-2024學年NOC陜西賽區優秀組織單位”“中小學科創教育實驗基地”等榮譽。

涇河第一中學依托一流硬件設施,開設創意編程、航模、3D打印、虛擬科學實驗、STEAM等多元化科技類課程。還通過開展暑期線上科技節,組織科技知識競賽和科普講座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和實踐平臺。

小學科學教育:趣味與探索同行
在西咸新區的小學里,科學教育活動豐富多彩,為孩子們打開了探索科學世界的大門。
西咸新區第一小學的科創課堂引入項目式學習理念,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實施路徑,在教育數字化浪潮下推動教學模式的變革。“智創STEAM課程體系” 依循項目式學習“6E”教學模式有序推進,涵蓋了自然科學、創意智造、人工智能、算法編程、木工等5大領域的27門選擇課程、14門競賽課程。學生們在競賽展示中自信滿滿,各展才華,學校在教育部門組織認可的科創“白名單”賽事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0余項、省市級獲獎近1000人次。學校還榮獲 “央館虛擬實驗規模化應用試點校”“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校”“央館領航社素質課應用試點校” “西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等諸多榮譽。

灃東高新學校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學+勞動”融合教育,不斷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科學+勞動”教育新模式,將勞動教育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構建以提升勞動素養為核心的“科學+勞動”育人載體,扎實開展科學教育活動。開設有創意編程、創客、海模、車模、建模、3D打印、機器人、創意木工等課程,學生自主選擇,走班上課,開展項目化學習,促進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勞動意識的提升,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助力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西安灃東實驗小學積極構建“生活教育、生長課堂、生態校園”的三生教育體系,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通過常規課堂+STEAM學習、生動有趣的科技社團、多元創新的科技實踐活動,致力培養學科學、愛創新的新時代少年。

灃東第一小學積極組織科技節,航模翱翔、科學魔法秀、環保時裝秀等活動精彩紛呈,科技作品展與科普講座啟迪智慧,科技競賽激發潛能。此外,還開展了小小科學家、航模、無人機等多個科技社團。更有“第三課堂”研學活動,讓學生走進秦嶺國家植物園,體驗自然科學的奧秘。

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灃東第八小學著眼于學生發展,致力于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建立少年科學院,評選小院士,以“博創”科技節為依托,開展學生科創小課題研究、“班班創客”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創造。

作為西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的灃東第五小學,秉承校訓——做更好的自己,通過每年一度的科技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體驗科技的樂趣,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和熱情。通過開展“變廢為寶--環保作品創作”“風箏創作”“放風箏比賽”“航模拼裝”“航模飛行”“北斗科普”“研學參觀”等活動,逐漸形成了以科技創新、創造發明為抓手,以動手動腦、實踐體驗為主體,以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為出發點的科學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灃東和平小學構建起獨特的立體科學教育布局。地下博物館中,學生們圍聚在礦石旁,好奇地觀察研究,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一層創客教室里,學生們戴著 VR 眼鏡,體驗虛擬世界的奇妙;機器人編程教室中,他們專注地編寫程序。二層中醫館內,學生們嗅著草藥香,感受中醫文化。三層活動室里,學生們動手實踐,室外墻上自己的作品熠熠生輝。四層蝴蝶廳,學生們觀賞蝴蝶標本,驚嘆于自然之美。學校還通過多元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科學素養,與周邊單位合作搭建廣闊實踐平臺。

灃東阿房路三校的科學研學之旅精彩紛呈。活動現場,老師演示液氮云霧實驗,白色霧氣瞬間彌漫,學生們瞪大眼睛,滿臉驚嘆;共振現象實驗中,物品神奇擺動,他們興奮地呼喊。科學運動會上,學生們分組挑戰馬德堡半球實驗,漲紅了臉使勁拉扯;搭建拱橋時,小心翼翼擺放材料,眼神專注。在模擬巨石搬運中,齊心協力,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策略。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全身心投入,他們在實踐中感受科學魅力,在探索里拓寬視野,一顆顆熱愛科學的種子茁壯成長。

在灃東新城陽光城小學“繁星逐夢?我心中的科學家” 演講比賽上,學生們激情澎湃,講述科學家故事;科普教育活動里,孩子們好奇觀察,探索生命奧秘;實踐活動中,大家齊心協力,變廢為寶。科技節上,學生們自豪展示創意作品,眼中閃爍光芒。課堂外,跨學科特色作業激發學生興趣,他們專注探究、大膽創新。學校以賽促教,學生在各級賽事中屢獲佳績。這里,科學教育如同一把鑰匙,開啟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之門。

灃西實驗學校攜手中國科學院創新聯盟創建Mini科學院,為學生創新思維提供支撐、營造環境。學校以 “在研究中學習,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為理念,構建 “全面+個性” 的教育生態,依托STEM 教育教學理念構建的三級課程體系,融合了基礎、特色和選修課程。近五年,該校學生在世界機器人大賽、全國無人機大賽、全國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等各類比賽中屢獲殊榮,共計3976人次獲獎。學校也先后榮獲教育部人工智能實驗校、陜西省STEM教育領航校等30余項科技榮譽。

灃西第一小學堅持“綠色教育”辦學理念,借助區域信息科技發展優勢,用“三個支撐“厚實科學教育根基,“三個注重”凸顯科學教育效果,“一大亮點”引領智慧校園建設,科學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在灃西文教園第一小學科學教育蓬勃開展。課堂上,科學萬花筒微課程中,學生們好奇地觀察實驗現象,積極討論項目式學習的任務。特色部室里,他們在人工智能教室編寫程序,在機器人教室操控設備,戴著VR眼鏡在虛擬現實教室探索奇妙世界,課后還與社會資源合作研學,拓寬視野。校園中,科技節熱鬧非凡,學生們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科幻畫,畫面中未來世界充滿奇幻色彩。操場上,他們測量校園溫度、太陽高度角,認真記錄數據。 “環保課” 上,學生們專注地聽專家講解,踴躍發言提問。學校通過一系列豐富課程與活動,營造出濃厚的科技氛圍。

在灃西第七小學,學校以一年一度的科技節為契機,多維度、全方位地推動了科學教育的深入發展。科技節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全校師生的廣泛參與,成為了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科技節的意義遠不止于活動本身,它更像是一粒種子在學生心中播下探索未知的渴望,激發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西咸秦漢星河灣星慧小學代表隊在2024年10月19日剛剛結束的世界機器人大賽陜西賽區決賽中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成功入圍國賽。

秦漢北舍小學向美而行,綻放“藝”彩。繪畫繽紛,青春舞動,一場藝術與科技的碰撞如約開始。科技筑夢,心向未來。一年級制作葉子畫、二年級制作一頂帽子,以及三到六年段的科技小發明。這些小制作、小發明充分體現了“環保、綠色、節約”的理念。同學們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生活物品進行發明、制作,拉近了科技與生活的距離,深切感受到了科學的真諦。

在涇河第四小學的百變巧搭樂高機器人編程社團里,樂高積木變身創意素材,孩子們搭建出各式機器人。編程知識注入后,機器人被賦予“生命”,孩子們能設定其運動與功能。這過程中,孩子們動手能力提升,空間思維在搭建時得以鍛煉,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也在編程與調試中增強。

涇河瀛洲小學組織的實驗課——我們來做熱氣球。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還體驗到了科學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熱氣球實驗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科學實驗,更是一堂生動的科學啟蒙課,激發了學生們對科學世界的無限向往。

幼兒園科學教育:啟蒙與游戲相伴
西咸新區的幼兒園注重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和探索精神,讓科學啟蒙教育充滿樂趣。
手持游園卡,西安灃東第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對六一充滿期待與挑戰!科學實驗、科技DIY、探索之星、科技游戲,不同的主題場館給星寶們帶來不同的體驗,開心、激動、興奮……成功激趣,愿每位星寶都能成為未來科技領域的先行者。

西安灃東第六幼兒園開展了探究開啟成長,科技巧創未來——科創節暨課程展示活動。奇妙的想法,有趣的實驗,神奇的現象,孩子們在探究活動中收獲滿滿,對科學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好奇心在這一刻插上夢想的翅膀不斷飛翔、成長。

灃西大王鎮康王村幼兒園開展了“科技逐夢,巧手繪夢”科技節繪畫作品展,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科學素養以及愛國情感。

在校園科學教育的探索路上,西咸新區金灣第五幼兒園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獨具匠心的活動,旨在激發孩子們對科技的熱愛,培養其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在每位小朋友的心中,都有一份奇思妙想,一個小小的科技夢。帶著對遙遠太空的好奇,秦漢周陵第一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大朋友們一起用手工制作來表達出心中偉大的科技航天夢,致敬摘星星的人!

未來,西咸新區將繼續加大對中小學和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投入,不斷完善科學教育體系,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技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