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西咸新區,有一所學校正用“幸福”定義教育——灃東新城第一初級中學。
自2020年成立以來,這所學校不僅迅速成為西咸新區的教育新星,榮獲多項省級、市級榮譽,還以“幸福校園”的理念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認可,被評為西安市義務教育學校文化建設示范校、智慧校園和綠色校園。
一堂“幸福課”
讓學習成為快樂的事
“同學們,如果我們把校園變成一個環保樂園,你們會怎么設計?”
在灃東第一初級中學的一堂“幸福課”上,老師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們立刻興奮起來,有的拿起畫筆繪制校園平面圖,有的用講臺上的電腦計算碳排放,還有的圍在一起討論如何撰寫環保倡議書。課堂上,笑聲、討論聲此起彼伏,學習的氛圍輕松而愉快。
“幸福課”是學校幸福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旨在通過項目化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李璐航說:“這節課特別有意思,通過動手實踐,我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學校將課程分為啟明、旭日、陽光、彩虹和云舟五大類,涵蓋基礎知識、拓展學習、項目化學習、俱樂部活動以及家校共育等內容。每個學生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并在學習與進步中感受到被肯定的幸福。
學校的幸福課程體系榮獲西安市“優秀課程設計獎”。此外,學校的學生在各類科技創新大賽中屢獲佳績,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閉環管理
讓教育工作溫暖并高效
閉環管理不僅是灃東第一初級中學高效運作的保障,也是“幸福校園”理念落地的重要支撐。
王儀作為學校道德與法治的教師,親身經歷了學校“六有”工作法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的實踐,并深刻感受到這種模式帶來的積極變化。
“閉環管理讓我們每一項工作都有條不紊。”王儀說。每學期初,她會根據學校的整體安排,制定詳細的班級工作計劃,包括教學目標、德育活動、家校溝通等內容。計劃制定后,她會與科任教師和學生干部充分溝通,確保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任務。
在執行過程中,王儀還會定期檢查各項工作的進展。例如,在開展“幸福德育”主題活動時,她會通過班會、小組討論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反饋。活動結束后,她會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并撰寫反思報告,分析活動的成效和不足。“通過這種閉環管理,我們不僅能及時發現問題,還能不斷優化工作方法。”王儀說。
如今,學校的閉環管理模式被西咸新區其他學校學習推廣,各學校從實踐層面展示了新區教育在機制建設、教學研究和課堂改革等方面的創新成效,獲得廣泛好評。
社團活動+課間時光
讓校園“活”起來
“放學后是去棒球社訓練,還是去古琴社練琴?”這成了學生們每天最甜蜜的“煩惱”。
學校不僅注重課堂內的教學質量,還通過豐富的社團活動和課間時間,讓學生們在課余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興趣和快樂。
“我最喜歡棒球社了!每次訓練都覺得特別有活力。”初二學生王景仁興奮地說。作為學校棒球社的主力隊員,他每周都會參加兩次訓練,并在區域比賽中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射箭社、古琴社等社團也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讓他們在團隊合作中學會了溝通與責任。“我家孩子參加了書法社,現在不僅字寫得更好了,還學會了靜下心來專注做一件事。”一名初二年級學生家長說。
除了放學后的社團活動,課間休息時間也從10分鐘延長到了15分鐘。多出的5分鐘,學生們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紛紛走出教室,有的在操場上打羽毛球,有的在圖書館看書,還有的圍在一起下棋或聊天。校園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們的精神狀態也更加飽滿。
正如校長陳健所說:“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學校將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現代化,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學習和幸福成長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新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投入、創新機制,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截至目前,全區新建、改擴建學校152所,新增學位超過14.7萬個,已組建28個緊密型“名校+”共同體,先后引入清華附中、西安鐵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附小、陜師大附中附小、陜西省西安中學等一批省內外名校資源合作辦學,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