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教育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教育 / 正文

西咸新區好學校就在家門口

近年來,西咸新區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厚植青少年愛國情懷,引導青少年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推進家校社共育,培養青少年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厚植愛國情懷

做新時代好少年

每個星期一清晨,西咸新區各個學校操場上,學生排成整齊隊列,挺起胸膛,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行注目禮。“每一次聽到國歌,都令我激動不已,和陳祥榕一樣,‘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西咸新區灃東高新學校少先隊大隊長田夢麟說。

今年2月18日,秦漢正陽白廟中學迎來陜西省未成年人保護協會英模報告團的六位退役軍人。“和平年代更要心懷‘國之大者’,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業。” 英模們的寄語讓學生們深受觸動,表示要銘記歷史、努力學習。

在西咸新區涇河第一中學“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中,“緬懷先烈家國永念”朗誦比賽頗受學生歡迎。烈士們的事跡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力量。“以前總覺得英雄很遠,今天才發現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學生何佳俊說。

西咸新區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大思政”體系,構建“儀式教育+主題活動+實踐養成”三維模式,組織“童心向黨”紅色誦讀、“紅色足跡”研學實踐、“強國復興有我”等品牌活動700多場,實現中小學全覆蓋。

傳承中華文脈

從小懂得“何以中國”

清明時節,灃西第四學校開展 “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示范活動,校合唱團獻唱《清明》引得掌聲陣陣;詩詞大賽中選手以《點字成詩》《詩詞接龍》展現功底。五年級學生蔣語涵說:“這些詩詞不僅是優美文字,更藏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武術進校園方面,轄區學校也多措并舉,讓傳統武術在校園煥發新活力。灃東第八小學將武術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先后參加西安市第四屆至第六屆傳統武術精英大賽,榮獲金牌27枚、銀牌19枚、銅牌3枚,并在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舉辦的2024年武術進校園試點學校線上交流展演活動中榮獲二等獎。校長夏鳳麗表示:“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強健體魄,更要通過武術傳承尚武崇德的文化精神。”

涇河第一小學成立朝陽武術社團,普及武術操,體育課每學期學習一套武術操,通過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和武術比賽,讓武術普及到了課堂、大課間和課后服務。“武術不僅能強身健體,也讓我對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學生宋文一說。

西咸新區通過系列活動,讓青少年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中提升文化素養與道德品質。新區挖掘地域文化資源,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使校園成為傳承陣地,讓學生在文化浸潤中成長,為教育事業添彩。

家校社共育

讓“紅領巾”茁壯成長

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在西咸新區,家校社共育已經成為提升青少年工作綜合水平的重要舉措。

3月,灃東阿房路一校家長學校內,一場生動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正在進行。講座現場座無虛席,專家通過豐富的實際案例,圍繞親子溝通技巧、習慣培養等內容展開深入淺出的講解,引發家長們共鳴,許多家長還認真記錄要點。

4月28日,西咸新區12355青少年服務站聯合王寺街道民政服務站、芊域溪源社區、灃東第一初級中學共同策劃開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題活動,以創新體驗形式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通過互動、分享與藝術療愈,引導學生以更包容的視角理解生命的意義,吸引了眾多中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

學生家長孫女士感慨:“以前總為孩子的小錯誤著急,聽完專家指導后學會了耐心傾聽,現在和孩子相處更融洽了。學校也常主動溝通孩子在校情況,讓我們很安心。”

春日里,西咸新區中小學科技節火熱開展。秦漢第四學校舉辦“科學家進校園”活動,西北大學馮宏劍教授走上講臺提問:“鋼鐵鑄就的飛機如何掙脫地心引力穿梭云端?”問題瞬間勾起同學們好奇心,互動問答中科學的種子悄然生根發芽。

空港第一學校報告廳則幻化為科技競技場,第三屆科學知識競賽熱力啟幕。各班精銳組隊亮劍,現場張力爆棚。趣味拋球互動里,幸運觀眾應聲而起,掌聲與歡呼掀動知識浪潮,全場化作智慧共振的能量場。

如今,西咸新區以家校社協同為支撐,構建全方位成長支持體系,既為青少年科學夢想筑基,又以優質資源鋪就成長之路,讓每個孩子奔向更廣闊的天地。

為讓科技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西咸新區持續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通過創建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形成區域輻射,全區累計創建市級科技教育特色學校13所,新區級科技教育特色學校7所。

如今的西咸新區青少年在愛國主義教育熏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家校社協同關愛下茁壯成長,懷揣夢想迎接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