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圍繞新課標、新教材、新技術、新方法“四新”理念,西咸新區“人工智能賦能作業改革”校本作業設計教研活動在西安市創新港中學舉辦。全區中學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教研負責人及骨干教師等近200人參加。

西咸新區教科院院長李宏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為破解傳統作業批改負擔重、反饋慢、個性化難等問題提供了新路徑,應積極推進AI與校本作業改革的深度融合,鼓勵學校探索符合師生實際、具有校本特色的作業設計新路徑。
來自浙江大學附中的孟子君老師深度解析人工智能在作業改革各階段的應用場景,分享了學校通過建設動態教學資源庫、智能批改與精準講評、生成個性化學習資源等途徑實現減負提質的實踐經驗。
在展示環節,西安市創新港中學孟嘉偉老師分享了“1+1+1+1”數學校本作業設計方案,貫通設計、批改、講評、監管與滾動再練全流程,實現“教-學-評”場景重塑,以精準的個性化作業提質增效。同校的袁丹老師展示了AI在英語詞匯記憶和作文批閱的應用方案,實現詞匯“反饋-改錯-復測”閉環和“千人千面”的個性化作文批改精準呈現,每個學生最終形成個性化學習手冊。
西咸新區將繼續推進人工智能與教學改革的深度融合,加強校際交流、區域協作,構建更加精準、高效、個性化的教學新生態,推動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