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教育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教育 / 正文

聚焦|西咸新區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新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努力打造一支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日前,西咸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印發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陜西咸黨發〔2019〕7號)。

總體目標和要求

意見要求,力爭用3-5年時間,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專任教師數量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要;

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先進的教育理念、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職務(職稱)、學科結構以及學段、分布結構與教育事業發展相協調;

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提高;

教師管理體制機制基本理順,事權人權財權相統一的教師管理體制普遍建立,教師管理綜合改革明顯推進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創新能力普遍提升,形成完備的骨干體系,教師適應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的能力增強;

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建成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較高的黨和人民滿意的創新型教師隊伍,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師的幸福感、成就感和榮譽感普遍增強,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主要任務

意見要求,要全面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每年九月作為“師德師風宣傳月”。

實行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新區新建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全部實施全員聘任制,現存中小學和幼兒園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推行全員聘任制。新區新聘教師一律實行聘任制,帶編教師和公費師范生可根據個人意愿實施聘任,中小學、幼兒園現有合同制人員,經考核合格可轉為聘任制。

加強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嚴格執行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制度,支持校長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探索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積極推進校長職級制和聘任制改革試點工作。

堅持培養和引入名師。力爭到2020年,初步構建起三級(省、新區、新城)三類(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體系,形成培養、管理與使用一體化的教師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深化職稱評審制度改革。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完善符合中小學特點的崗位管理制度,實現職稱與教師聘用銜接。實行“評聘結合”的教師職務聘期制度,打破職務聘用終身制。對長期在農村地區工作的教師予以適當傾斜。

完善教師隊伍補充機制。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教師招聘工作,嚴控城區學校私自聘用農村學校優秀骨干教師。各新城要制定符合各自實際的教師補充工作實施細則。

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對于在政治思想、社會公德等師德師風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嚴格實行“一票否決”,清除出教師隊伍;對不能勝任正常教育教學工作或教師資格定期注冊不合格的教師,調整到其他非教學崗位。

秦漢新城尹彥妮工作室開展課例展示活動

完善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每學年教師交流比例,一般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校長教師總數的12%,且逐年提高。實施“名校+”,建立學校對口支援、骨干教師對口幫扶、特級教師巡回講學、到名校跟崗學習等工作機制。

健全教師培訓制度。堅持每5年一個周期的教師培訓制度,每5年內必須完成不少于360學時的全員培訓任務。將教師參加培訓情況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考核獎懲和資格定期登記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依據。

營造尊師重教氛圍。要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決策的合法權利;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尊師活動,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加大教師評優及表彰力度。加強特級教師的評選和管理。積極開展各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等評選活動。要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表彰獎勵活動,并落實相關優待政策。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

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與公務員工資增長聯動長效機制,確保到2020年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提高績效工資標準,提高班主任津貼標準,建立班主任隊伍建設專項經費,由學校統一管理、自主分配。落實三級(省、新區、新城)三類(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骨干教師和陜西省特級教師待遇。對培養和引入的“名師”,要從配偶工作、子女入學等方面制定激勵政策。對鄉村學校教師,發放一定的生活補助,依據學校所在地域條件實行差別化補助,條件越差補助水平越高。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積極救助幫扶家庭生活特別困難教師。

落實民辦學校教師權益。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權益保障機制。民辦學校應按規定配足配齊教師,依法依規保障教師權益,參照事業單位的標準為聘用教師繳納五險一金。依法保障和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評優表彰、科研立項、教齡和工齡計算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

健全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完善教師分類管理和評價辦法。倡導教師義務為學生補缺補差,嚴禁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嚴禁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嚴禁教師辱罵、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嚴禁教師接受學生家長的任何形式的禮品禮金饋贈。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堅決依法依紀予以嚴懲。


保障措施

意見要求,新區、新城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建立教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組織人事部門要在教師人事政策上給予支持;財政部門要確保教師隊伍建設的經費投入;教育、紀委、公安等有關部門要規范、支持、保護教師正常的教育教學行為;各職能部門之間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加大對教師培訓的支持力度,在各級財政列支專項培訓經費。新區教育、財政部門負責新區級教師培訓工作的總體部署和投入,新城教育、財政部門負責本新城教師培訓工作的任務落實。要按照財政部、教育部有關規定,將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用于教師培訓。

要強化督導追責。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新區、新城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教育督導機構要定期對政策落實、編制管理、培養培訓、經費保障、教師待遇等方面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因政策落實不到位影響教育事業發展和教師隊伍穩定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