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18年以來,各新城教育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新區“追趕超越”總體目標,結合區域實際,扎實有效開展工作,教育改革有序推進,特色突出、亮點紛呈。
空港新城
1.“助飛行動”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2018年4月,空港新城啟動“助飛行動”,旨在填補教育扶貧領域的空白地帶、強化薄弱地帶,努力實現教育公平和扶智扶志的重要目標。
助飛行動啟動后,分別舉行的大型現場活動包括了啟動儀式、長江商學院捐資助學活動、向陽研學旅行和暖夢計劃,活動被數十家中省市媒體報道。
截至目前,共籌集企業捐款226760元,其中為31名義務段未脫貧建檔立卡戶學生發放補助62000元,為薄弱學校提供改薄資金38000元,為43名義務段貧困戶學生(含2016年已脫貧)減免包含省級教材在內的其它代收費用32250元,為11名高中復讀、就讀非學歷類助學機構、外出就業學生發放21200元,為建檔立卡戶學生寒暑假實習提供實習崗位和實習獎勵70000元。
2.智慧課堂引領教育現代化
為推進空港新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將“互聯網+”技術引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空港新城教育衛體局攜手秦學教育集團,于2018年8月選定首批4個“智慧課堂”試點校,開設8個試點班,培訓教師300余人,推進“云紙筆”課堂實踐教學。
課堂上,學生利用云紙筆在線完成教師布置的隨堂練習和檢測,提交后便可生成數據分析,讓教師迅速、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極大地節省教師的檢查批閱修改時間,使課堂容量增大,效率提高,這是試點班科任教師的深切感受。
下一步,空港教育衛體局將繼續完善和推進,逐步實現教育教學信息化全覆蓋。
灃東新城
1.精細化管理帶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促使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2018年以來,灃東新城教育局下發了《灃東新城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灃東新城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A級、AA級、AAA級學校評估細則》等文件精神,通過建章立制、責任到人、明確標準、抓實過程,從而實現管理的全方位、全視角、全覆蓋。
教育局成立考核小組,根據各校申報進行實地評估驗收,經考核小組評估驗收后確定等級,對教學常規管理A級、AA級、AAA級學校進行授牌,同時對已授牌為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AAA級示范校的學校,要求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轄區學校共同進步。
通過教學常規管理等級驗收,增強了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激發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全面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有效促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美麗校園提升校園文化建設
為努力做好轄區學校美麗校園創建工作,提高轄區學校綠化和美化水平,提升學校育人環境和整體形象。灃東新城教育局制定了《灃東新城中小學“美麗校園”創建活動實施方案》,下撥2018年美麗校園專項補助資金134萬元,在轄區36所學校集中開展校園綠化、美化工作。
2018年,累計投入900余萬元,完成三橋五一小學、灃東二小、灃東三小等8所學校學校文化環境及育人環境氛圍營造等;完成長安七中、51中、焦家村小學等6所學校進行樓宇外立面改造;完成柏梁小學、北槐小學等30所學校廁所改造和美化提升工作;完成落水小學、焦家村小學等21所學校大門美化及校園周邊環境美化提升工作,2018年,灃東三小被評為全省第二批學校文化示范校。
目前,灃東教育局已完成2019年學校外立面改造、文化環境營造和提升工作計劃,將進一步優化校園環境,提升學校內涵,努力建設整潔、美觀、和諧、人文校園環境。
秦漢新城
1.教師隊伍建設夯實教育基礎
為不斷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創新教師隊伍管理體制機制,2018年,秦漢新城教育衛體局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及《西咸新區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8-2020)》等文件精神,在教育系統內進行多次培訓。
到目前為止,秦漢新城教育衛體局組織全體在職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完成1400人次、每人80學時的培訓;組織開展師德師風、教學教研、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班主任、課題研究等各類培訓,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評選秦漢新城教學能手51名,教學能手22名;成立秦漢新城首批名師工作室12個;組織17名初中校長赴上海培訓,組織部分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分別到蘇州、青島參加培訓,組織25名班主任到西安參加培訓;為新建的蘭池學校遴選3名校長(一正兩副),給龔家灣小學選聘校長1人;給局機關遴選跟崗干部6名。
下一步,秦漢新城教育衛體局將通過掛職鍛煉及跟崗學習的形式,拓寬干部培養和鍛煉渠道,幫助年輕干部砥礪品格、錘煉作風、歷練能力,不斷開闊干部視野,增強大局觀念,為推動秦漢教育事業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灃西新城
1.辦學條件改善保障校園基礎建設
為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工作,改善辦學條件,2018年以來,灃西新城教育衛體局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有效改善轄區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并制定教育衛生基層單位提升改造項目三年實施計劃(2018-2020年),計劃實施項目241個,總投資6363.04萬元。
2018年暑期順利完成一期項目,包括學校教學樓、宿舍樓屋頂漏水、校園排污排水、路面硬化、線路改造、空調、辦公、廚房設備購置等實施項目共147個,總投資2298.61萬元。
同時,2019年基層單位提升改造項目已進入設計完善階段。灃西新城教育衛體局為轄區學校統一采購科學實驗設備、玩教具、教學儀器、臺式電腦課桌椅、視頻監控設備、圖書等,計劃總投資約160萬元。
2.教育信息化加強校園安全
為促進轄區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灃西新城教育衛體局組織專人對轄區各校網絡基礎、三通覆蓋、監控覆蓋等情況進行了逐一摸底,系統分析了新城教育安全信息化發展現狀,制定《灃西新城教育信息化五年規劃(2018-2022)》,全面啟動灃西新城教育安全信息化(一期)工程。
一是為轄區33所公辦學校全面引入智慧課堂班班通寬帶,學校主要區域無線網絡全覆蓋;二是建立灃西新城安全風險防控綜合平臺,統籌規劃建立統一安全監控平臺,校園監控和IP廣播都將接入到灃西新城教育安全平臺;三是為轄區學校統一配備保安40名;配套安防設備(滅火器535瓶、保安服228套、安防器材672件),總投入45萬元。
目前,安全監控平臺搭建和第一批監控點位補充工作已全面完成。通過局端和校端的數據互通和統一管理,二期項目將進一步補充校園安全監控點位,同時實現轄區學校主要區域IP廣播覆蓋。
3.大學區改革均衡教育資源
為進一步實現大學區共同發展策略,均衡城鄉、校際教育資源,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灃西新城教育衛體局自2017年6月起,開展大學區管理制改革工作調研,并形成了調研報告。
通過合理規劃、科學劃分,新城共成立了11個新城內大學區,6個跨行政大學區,大學區種類豐富,形式多樣,跨鎮街、跨行政區、中小幼全覆蓋。2018全年撥付大學區經費及獎補資金190余萬元,并指導新城11個大學區、6個跨行政大學區,進一步健全了學區機構,成立了一室三中心(大學區名師工作室、素質教育管理中心、教學管理中心、教研管理中心),各大學區依托機構開展學校管理提升、師生綜合素質提升、教育科研、質量提升、資源共享等各類活動80余場次。
2019年,灃西新城教育衛體局在總結2018年基礎上,以首屆學校文化建設方案論證評比活動為抓手,遴選優秀設計學校,有重點推動文化建設經驗基礎上,計劃選取3到4所學(園),特預算2019年學校文化建設專項資金300萬元,更大范圍改善新城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水平與層次,為文化育人、文化立校、文化興校、文化興教發揮重要作用。
涇河新城
1.綠色評價體系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為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實現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目的,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涇河教育衛體局根據教育部最新出臺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修訂完善了相關學校管理和質量評估體系,印發了《涇河新城義務段學校綠色評價方案(試行)》。
涇河教育衛體局按照方案成立了綜合評估小組,開展了2017-2018學年綜合評估工作,經過對學生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的評估和考核,文塔寺中學、縣前小學獲“教育質量綠色評價先進單位”,涇干鎮中學獲“中考先進單位”,涇華學校、先鋒小學獲“社團特色獎”。
根據2018年的總結,涇河教育衛體局將不斷完善考核方案,改革評估機制,加大督導力度,力爭將每一所校園建成教育質量綠色學校。
2.基本功建設助推教育質量提升
為提高教師素養,加快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涇河新城教育衛體局制訂了《西咸新區涇河新城中小學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與考核實施方案(試行)》,計劃在三年內,通過常規訓練、專題培訓、考核促進等方式,在全體中小學教師中開展“三字一話一畫”基本功、教研信息能力、微型課教學能力等教育教學能力測試工作,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育科研能力。
12月1日—2日,教育衛體局在涇干鎮中學對第一批280余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微型課教育教學能力測試。本次測試,參照陜西省教學能手的選拔流程,通過候課、抽簽、備課、說課答辯、微型課等環節,全面考察了教師的微型課操作能力。
本次教育教學能力測試參加人數約為全體教師的28.6%,通過率約為80%。對于未能一次過關的教師,教育衛體局將通過后續的專題培訓和集體教研幫助他們學習提高,再次測評過關,從而提升全體教師的執教能力,促進涇河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