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是灃東新城成立以來,各項工作迅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真實寫照。
2020年“六五”環境日期間,灃東新城生態環境局創新工作方法,將以往的環保設施公眾體驗參觀“現場開放”轉移到線上“云參觀”。
環保“云主播”走進西安維爾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為公眾揭開餐廚垃圾處理的神秘面紗,探尋餐廚垃圾如何利用“黑科技”進行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自從活動啟動以來,受到市民廣泛好評,活動視頻上線后短短一周,線上參觀人數便超過3萬人……
近年來,灃東新城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之路,以生態環保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態環境保護,一方面堅定治污減排給環境做減法,一方面力推轉型升級為產業做加法,推動創新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灃東新城多措并舉,打贏藍天保衛戰。

通過抓源頭、抓難點、抓重點、抓薄弱、抓末端,加快構建工程、管理、技術、政策四位一體的大氣污染防治新體系,打好結構調整、工業污染治理、煤炭管理、清潔能源替代、機動車污染防治、揚塵污染治理、秋冬季污染治理等七場攻堅戰,實現鐵腕治霾工作全域化、網格化、系統化推進。
圍繞治源工作,堅持源頭預防,深入開展環境隱患排查整治,扎實推進污染源普查,建立污染源日常監管動態信息庫。針對重點涉氣企業、重點污染源企業、危險廢物產生及處置企業、一般污染源企業、一般涉氣企業常態化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對環境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提高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威懾力,全面從嚴加強環境監督。
作為連接西咸的交通樞紐,灃東新城轄內公路、鐵路交織密集,對于這些路段的潔化、綠化、美化工作,直接關系到灃東新城對外的第一印象。 因此,針對兩路三化工作,灃東新城制定了分階段實施的科學規劃,努力提升道路兩側環境,改善城市環境面貌
灃東新城轄區水資源豐富、歷史沉淀深厚。在城市規劃上,灃東新城融入水生態理念,提升城市結構的合理化和效益化。綜合施策抓水生態治理,勤力建設美麗宜居新城。 以自然河流和人工渠系為骨架,以湖池、濕地為節點,通過河道修復、渠系連通、水質凈化、景觀提升等多措并施,充分發揮生態水系的排澇防洪、景觀旅游、文化承載功能,轄區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無論是昆明池的生態建設,努力打造大西安“城市最美會客廳”;還是啟動投資23億元的太平河綜合治理項目;抑或是圍繞灃河重煥生機做出的“水文章”,當下,灃東新城全域治水已初步形成了“堤固、岸綠、水清、洪暢、景美、管理長效”的水系保護治理新格局。
針對轄區建筑工地多、建筑垃圾清運任務重的實際情況,灃東新城瞄準重點,精準發力。采取“因地制宜,一點一策”方式,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治計劃,先易后難分階段實施,2018年底全面完成21處、總量約2800000立萬米的非正規建筑垃圾堆放點的治理、銷號任務。 此外,灃東新城還致力于建筑固體廢棄物資源的循環利用,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實現了變廢為寶和節能減排。 長久以來,信息化、智慧化平臺的創新應用,在灃東新城的環保工作中也發揮著重大作用。
灃東新城治污減指揮調度中心以信息化平臺為依托,將微型空氣站、大氣顆拉物激光雷達、VOCs移動監測車及固定監測站點、無人巡查機等專業設備采集的信息進行數據聚合和智能分析,在“作戰一張圖”中對污染源點位、空氣質量數據、現場情況等進行可視化呈現。
在網格化理的工作模式下,指揮中心依托“作戰一張圖”進行統一調度、由三級網格落實屬地管理、各職能單位協同作戰,直至污染現場問題得到妥善處理,真正實現了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的精細化管控、高效率處置,從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一直以來,灃東新城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改提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對企業環境違法實行“零容忍”,另一方面積極地幫助“散亂污”企業找出路,避免“一刀切”,實現了區城企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此外,灃東新城還在不斷完善執法隊伍,創新工作方法模式,在此基礎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在積極回應公眾關切的環境問題的同時,引導并加大公眾參與環保治理工作的意識和行為,切實用行動將環保理念發揮到位。
灃東新城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力打造美麗灃東。
通過宜居環境的打造,灃東新城也吸引了眾多客商投資。中國國際絲路中心項目已經開工,詩經里、昆明池自開園迎賓后一直游人如織,灃東華僑城大型文旅綜合項目如期推進,西咸華潤萬象城打造家庭型“全生態鏈”,偉合工業園致力于打造智能、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工業集群,宜家家居項目進一步提升灃東板塊商業價值,中加國際學校全力培養面向未來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中俄絲路產業園助力陜西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菜鳥西北物流中心實現分鐘級配送速度……
良好的生態美景,宜居的城市環境。正在這塊土地上不斷提升優化,描繪出群眾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