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本報訊(記者張松)近日,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安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分別在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和安康新機場揭牌。據悉,這是西北五省首次建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標志著陜西法院環境資源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據了解,陜西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成立以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秉持“誰破壞,誰修復,重在保護與修復”的恢復性司法審判工作思路,把懲罰犯罪與生態修復有機結合,不斷探索環資審判司法延伸新模式。在充分調研考察的基礎上,指導西安鐵路兩級法院聯合相關部門在西安和安康各建立一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作為落實環境替代化修復常態化運行的平臺。
據介紹,建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是陜西法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和保護優先原則的重要司法舉措,建成的“秦嶺”“安康”環境司法保護基地融生態恢復性、公眾參與性和宣傳教育性于一體,既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人進行懲治,又對生態環境進行良性修復,同時還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當涉案當事人無法原地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時,責令其繳納生態補償資金,由林業部門在基地內進行專業化“補植復綠”,替代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實現“異地補植,恢復生態、總體平衡”的效果。
陜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地處秦嶺北麓中段,西安市周至縣境內,是省林業局唯一直屬林場,森林覆蓋率77.2%,承擔著60萬畝國有生態林的資源安全、森林培育和秦嶺北麓生態修復任務,西安市飲用水源地水源涵養林的保護,以及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等食物的培育和棲息地保護。
在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揭牌儀式上,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現場向陜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移交了首批10萬元的生態環境替代修復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