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本報訊(記者汪曼莉)日前,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生態環境廳提出,將努力提升生態環境安全保障等“五大能力”,加快推進我省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據了解,2018年,我省全面實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場保衛戰,積極助推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深入倡導全社會共享共治,扎實推進中省環保督察整改,持續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在此基礎上,為確保環境治理有更好效果、生態環境有更大改善,今年,省生態環境廳將在五個方面努力提升:
提升生態環境安全保障能力。該廳將深入開展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完善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和危險放射源在線監控及預警系統建設,強化輻射事故應急管理;持續推進尾礦庫、陜北石油開發、危險廢物等領域環境隱患排查;開展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試點和流域環境風險評估;堅決防范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
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能力。該廳將健全覆蓋我省汾渭平原71個縣(區)、27個園區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網;優化地表水水質斷面監測網絡建設,實現地表水市縣界監測斷面全覆蓋,建設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區水質自動監測站;加強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技術在自然保護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等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中的應用;關中地區鄉鎮建設紅外線視頻監測網,對重點工業企業、生物質燃燒、河道排污口、道路建筑揚塵開展實時監控;強化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
提升生態環境科研創新能力。該廳將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前瞻性研究,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全省重點河段水污染問題解析及防治對策、關中地區重點城市大氣污染“一市一策”等科研攻關,促進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積極爭取中省資金支持,保障重點治污項目建設;高質量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提升生態環保宣傳引導能力。該廳將開展《環境監測機構監測質量管理技術規范》等5項地方環保標準制訂工作;鞏固提升省市兩級“一報一臺一網兩微”新聞發布主流平臺,強化以四場保衛戰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宣傳力度,及時曝光違法環境問題;引導社會團體及人民群眾積極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提升拒腐防變的能力。該廳將深入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并強化調查研究,圍繞黨的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問計于基層,在調研中推動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