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生態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生態 / 正文

陜西省西咸新區環境保護局關于印發《西咸新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新城環保局,園辦環保部門:

現將《西咸新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陜西省西咸新區環境保護局

                                                                                      2019年2月14日


西咸新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方案

為規范新區突發性生態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工作,確保公眾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保障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陜西省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陜環辦發〔2019〕2號),結合新區生態環保工作實際,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密圍繞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按照《西咸新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總體要求,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應急監測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有效監控、預測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程度和影響范圍,調動社會資源共同參與,有力支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需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

(二)基本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梳理本區域環境應急風險點,甄別風險類別;查找應急監測管理與技術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制定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先急后緩、由易到難地推進落實。

強化履職盡責。按照“新區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負責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各新城園辦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負責執法監測、應急監測,同時按要求做好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相關工作”的原則,做好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加強能力建設。結合區域實際,加強應急監測技術支撐,合理配置相應應急監測裝備和應急物資。

(三)工作目標

建立以各新城園辦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應急監測為主要方式,新區、省級指導協調的應急監測體系,能快速有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保障新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工作順利開展。

二、強化生態環境應急監測管理體系

(一)明確應急監測分級響應機制及職責

按照屬地管理、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快速反應、協調聯動的原則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初步判斷為一般、較大的突發事件,原則上由事件涉及新城園辦委托的環境檢測機構負責開展監測工作,新區委托的環境檢測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給予相關技術支持,必要時協調相鄰地區環境監測力量和物資予以援助。初步判斷為重大、特大的突發環境事件,原則上由新區委托的環境檢測機構主要負責開展監測,請求省監測站負責指導協助,組織各方力量提供支援。

(二)完善應急監測協同聯動機制

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應急監測組按照應急指揮部的要求開展應急監測工作,暢通應急監測信息報送渠道,充分發揮應急監測對應急決策處置的支撐作用。加強現場快速應急監測與實驗室分析的協同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突發環境事件的快速精準監測。強化污染源在線監測及水、氣自動監測站的監測預警作用,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提供實時監測數據支撐。對跨區域的突發環境事件,不同區域的監測機構之間要協商監測方案、監測方法、數據互認、信息共享,提高應急監測資源的調配效率。

(三)加強應急監測組織管理

2019年底前,按照《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預案編制指南》,結合新區產業結構特點、環境風險特征和應急監測能力現狀,完成《西咸新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預案》制定。各新城園辦要設置專門的部門或明確專門人員,牽頭統籌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編制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預案,建立切合實際的生態環境應急監測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的應急監測工作職責和響應程序,確保快速、有效響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

三、加強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隊伍建設

(四)開展應急監測能力自查評估

根據《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評估要點》和《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指南》,結合新區實際,對應急監測的組織管理和裝備配置等進行綜合全面的自查評估,各新城園辦根據自查評估的問題,制定加強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的實施方案。

(五)全面提升應急監測裝備水平

各新城園辦應根據區域內環境風險特征,以有效監測和監控突發環境事件為原則,合理配置現場應急監測及實驗室分析儀器設備。同時要建立動態管理臺賬,掌握區域內社會檢測機構、重點企業的應急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裝備、耗材儲備情況和地理分布,確保精準調度相關力量參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加強天空地一體化應急監測能力建設,保障應急監測車輛、船、無人機等設備的配置,著重提升環境風險較大區域的裝備水平,確保突發環境事件所涉最小環境監測網格能夠有效組織應急監測。

(六)定期組織交流培訓

積極參加全省生態環境應急監測業務和技能培訓,通過經驗分享、技術探討等方式,交流應急監測技術和經驗,探討應急監測的難點和解決思路,提升應急監測水平。

(七)定期開展應急監測演練

各新城園辦要根據區域環境風險特征,定期開展應急監測演練。每年至少開展1次單項應急監測實戰演練,以檢驗應急監測預案的可操作性,加強與其他應急隊伍的協同聯動,提高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鼓勵新城之間相互邀請應急演練觀摩,促進應急監測工作經驗和監測技術的交流提升。

四、完善生態環境應急監測技術體系

(八)加強應急監測質量管理

根據應急監測特點,各新城園辦督促第三方檢測機構應按照《應急監測儀器核查校準規程編制指南》,制定便攜式、搭載式應急監測裝備的日常維護和核查校準規程。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九)強化統籌協調

各新城園辦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工作納入考核指標,明確時間節點,狠抓工作推進,確保到2020年底建成覆蓋本區域的生態環境應急監測網絡。

(十)落實保障措施

各新城園辦要完善生態環境應急監測經費保障機制,加強應急監測資金投入,確保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有序開展。

(十一)定期檢查評估

建立應急檢測能力定期評估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持續鞏固加強區域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新區將制定應急監測能力評估辦法,定期組織對各新城園辦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及應急監測水平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