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生態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生態 / 正文
見證·國家新區這五年

陜西日報:西咸新區激活鄉村振興綠色潛能

015838d2bfbe4ee326cc9758de977271_img_15_862_450_246.jpg

(治理后的灃河灃西新城段

015838d2bfbe4ee326cc9758de977271_img_666_1234_312_170.jpg

(西咸新區發展有機蔬菜種植,帶領群眾自主脫貧

本報記者王睿
  大西安新中心里搞田園會是什么樣?
  涇河新城雙趙村的石順新在自家開的茶館里坐等四面八方的游客;不遠處陜西西咸碩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溫室大棚里,冰草已經走出國門;在空港新城陳贠灣村601戶村民告別鉻、氟元素超標的井水,喝上了凈化后的直飲水……
  行走在西咸新區鄉間田野,即便是在隆冬季節,仍能感受到來自田野、來自村莊的綠色潛能不斷被激發,為鄉村振興賦予新的活力。
  村莊換新顏

補短板建設美麗鄉村
  “組里沒有一盞路燈,沒有一棵綠植。住這樣的環境,人都沒有了心勁?!蔽飨绦聟^涇河新城涇干街道瑞凝村井王組的村民向瑞凝村村委會主任張育偉抱怨著。時間是2017年2月。
  2017年4月,西咸新區全面托管轄區內的鄉鎮、街道,農業農村工作擺在了開發建設者的案頭:堅持城市和農村發展一體謀劃、一體推進,讓轄區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群眾關心什么,就率先從哪里突破。西咸新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三年行動計劃迅速展開,對農村的道路、供水、電網、污水處理設施、活動廣場等進行全面改造提升,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
  短短幾個月后,瑞凝村井王組裝上了路燈,路邊種上了美麗的行道樹,進組的路口還安裝了監控攝像頭,成為瑞凝村最后一個完成基礎設施改造的小組。
  如今的瑞凝村,寬敞的鄉村水泥路延伸到村子的各個角落,2000多棵行道樹將村子裝點得綠意盎然,家家戶戶墻壁上的文明畫傳遞著文明新鄉風,2018年瑞凝村被評為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
  小環境變好了,基礎設施更得跟上城市化的新要求。
  在空港新城太平鎮柳村,原來的排污水塘已經被新建的污水處理站取代,解決了柳村2700人的生活污水處理問題。目前,村上處理后的中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1級A標準,可用于澆灌綠植等。
  “原來的露天排污水塘就在村主干道邊上。以前一到夏天,就沒人愿意從這里過;現在有了污水處理站,環境好多了。我們把原來的水塘填平,準備利用這片空地建一個廣場,方便村民休閑活動。”2018年12月24日,太平鎮黨委副書記武崗告訴記者。旁邊遛彎的村民聽了,不住地夸贊。
  2018年,西咸新區全力推進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經對76個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改造,通過接入市政管網、定期抽排、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等方式,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難題;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實現了全覆蓋,無害化處理率達96%;通過對村民庭院、家門口空地進行綠化美化,全區55%行政村村莊綠化覆蓋率達25%;245個村實現了亮化,亮化率85.7%。截至目前,西咸新區已累計創建綠色家園示范村100個。
  美麗鄉村讓環境變美了,更讓群眾的日子蒸蒸日上。在空港新城北杜街道大石頭村,“美麗經濟”成了群眾的致富法寶,100多家農家樂遍布村莊,鄉村酒吧、鄉村音樂屋等也日益增多。在這里,民宿經營戶年均收入達25萬元,全村人均收入突破3萬元。
  土地能生金

強產業推進三產融合
  2018年10月23日,秦漢新城長陵保護區內,秦漢新城大農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何亞洲在田里忙活著:這里是秦漢新城連片優質小麥種植區,500畝的小麥已經長出綠苗。
  與往年種小麥不同,2018年秦漢新城依托專業合作社,在秦漢新城打造“面袋子”工程,這500畝小麥田就是示范區?!耙郧胺N小麥,靠農民人工播撒。2018年,我們通過整合188戶村民的土地,選購強筋型小麥的優質種子,實現大面積機械化種植、機械化收割。”何亞洲算了一筆賬,“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測算1畝地的產量能提升10%,農民收入增長5%?!?b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種植優質小麥只是第一步,何亞洲還計劃建設面粉廠,通過生產高品質的面粉,進入定制面粉市場,延伸小麥的附加值,提高農民收益。據了解,秦漢新城以轄區內6.6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為依托,不斷提高面粉質量。同時不斷延伸小麥種植產業鏈條,依托面粉加工企業和傳統石質磨坊,推進面粉的精細加工,建立食品可追溯體系,探索面粉定制模式,做到“一袋一碼”,打造讓市民放心的“面袋子”。
  塬上忙著發展高效農業,塬下的茯茶已經重返絲路,遠銷中亞。
  由西咸新區市場化平臺公司、村民集體經濟組織和民營企業3方共同建設的茯茶鎮,充分挖掘當地的茯茶文化,打造茯茶全產業鏈和休閑旅游新產業。目前,茯茶鎮已經聚集了茯茶產銷企業90余家,當地村民人均收入由1萬元增加至5萬元以上。
  產業的興起為創新帶來了契機。2018年12月21日,在涇河新城涇干街道,在海外創業多年的涇陽人劉翔帶著資金回到家鄉,投入到茯茶創新的事業中。
  “傳統的茯茶生產仍然以人工操作為主。兩年多來,我們與四川大學重量級實驗室合作,對茯茶中含有的有益成分冠突散囊菌進行深入研究,并自主開發了新工藝、研制了新設備,對茯茶的品質進行改良,增加其冠突散囊菌的含量。我們用物理法分離茯茶與冠突散囊菌,使用新工藝后,500克茯茶里的冠突散囊菌含量,比原來提高10倍以上。”劉翔說。
  目前,劉翔的茯茶生產設備正在安裝中,預計2019年6月就能投產。按照劉翔的計劃,依托新的工藝和設備,未來茯茶的產業鏈可以進一步延伸,做成茯茶含片、茯茶速溶片、茯茶酒。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西咸新區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現代都市農業為抓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西咸新區已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2家,家庭農場87家,建成現代農業園區23個?!拔覀兺ㄟ^培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已經打造出金葉茯茶、‘章姬’草莓等一批知名農業品牌,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蔽飨绦聟^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表示。
  村民忙增收

激活力推動“三變”改革
  2018年12月24日,空港新城太平鎮王里堡村的中蜂養殖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內,景花香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念齊認真地檢查著蜂箱的保溫情況,再過兩個月蜜蜂就要繁殖了,要確保蜜蜂能夠安全過冬。
  盡管2018年才開始養蜂,但趙念齊對未來充滿信心:“太平鎮有上萬畝雜果林,為養中蜂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第一年就實現了收益和成本持平?!币劳泻献魃?,1個多月前,太平鎮參加中蜂養殖的97戶貧困戶每戶獲得了1000元分紅,成為貧困戶增收的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鄉村振興,群眾致富是個硬杠杠。在激發農民創業的同時,西咸新區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使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一條重要渠道。
  2018年12月17日,灃西新城沙河村產權交易中心迎來成立后的第一項土地流轉申請:馬王街道沙河村十二組的村民代表對村小組100畝土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登記。這讓涇河新城涇干街辦瑞凝村的村委會主任張育偉很是羨慕:“我們村的產權交易服務站剛剛建好,很快也將有村民在此登記交易各類產權。”
  最近,已經有幾家企業想要與瑞凝村合作開發都市農業項目,如何高效集約地利用好村上的土地就成了第一個難題。張育偉說:“有了產權交易服務站,村上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村里土地的閑置情況。農民在流轉土地時,也有了村集體作為依靠?!?b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如今,瑞凝村村民手里都拿著兩個證:瑞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證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產權明晰了,交易途徑順暢了,資源流動起來,為瑞凝村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條件。2018年12月21日,張育偉指著村委會墻上掛著的《瑞凝村田園新都市規劃圖》,向記者描述“三變”改革后瑞凝村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