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步至西咸新區新渭沙濕地公園,滿目綠景,園中棧道盤盤囷囷,腳下新河水潺潺而過,一派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
近年來,西咸新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把留住水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增強生態系統綜合服務能力,實現了水生態工程可持續運行。2020年西咸新區灃河、渭河、涇河達到地表水Ⅱ類,太平河達到地表水Ⅲ類,新河達到地表水Ⅳ類以上。
一座城市,有水就有靈氣。
“我從小在這新河邊長大,以前這兒就是一條臭水溝,垃圾也多,哪能想象到能治理成現在這么好的樣子。你看現在水也清了,樹也多了,路也平了,鳥語花香的,還有人來拍婚紗照呢?!奔易√旄:蛨@的曹大爺望著潺潺的新河水說道。
2020年9月,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新渭沙濕地公園二期建成投用,免費對外開放。新渭沙公園二期南起天元路跨新河橋,北至渭河大堤,總占地655畝,定位為生態基底修復、區域特色形象展示、濕地體驗優化,建設以濕地保育及濕地體驗為主要功能的自然生態河口濕地。
公園綠化采取生態優先、尊重現狀、整體種植、適地適樹、降低維護的植物種植原則,濕地植物選用蘆葦蘆竹,形成大氣、自然的蘆葦蕩景觀,再現壯麗的大地藝術景致,沿堤頂路種植毛白楊,地被選用細葉芒,實現自然樸野景觀效果,堤防外栽植開花、色葉、結果、常綠喬木與景觀效果好的地被,形成優美的市民活動空間。
守護灣灣清流,西咸新區踐行柔性治水,為廣大市民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可觀綠、觀鳥、觀水的好去處。
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興。
近年來,西咸新區堅持保護和修復并舉,全民開展全域治水工作,生態修復河湖濕地,加強水源涵養,不斷增強生態系統綜合服務能力,努力實現水生態工程可持續運行。
治水需要多方位綜合治理。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海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通過整治沿途企業污廢水的無序排放,對于新河河道水污染進行治理,修復河道底泥污染、修復水域岸線生態,改善水質環境、提升水質標準。”為從根本消除新河內源污染,灃西新城根據新河綜合治理方案,徹底對新河底泥進行清理及淤泥無害化處理,達到改善新河水環境要求。
綜合治理工程與河長制的共同推進,讓汪汪碧水流淌得更加暢快。
西咸新區各級河長嚴格履職,截至5月底,18名四級河長共巡查新河533次,清理打撈河道垃圾、漂浮物10余方,開展汛前檢查4次,對涉河建設項目進行督導,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度汛,保障生態環境與安全。
“環境好有奔頭,大家護河的積極性更高了。過去村民愛將秸稈、農藥瓶、垃圾袋往河里扔,現在這些現象統統消失了,河道幾乎看不到漂浮物。環境好了,旅游慢慢發展起來,我們周圍的居民也受益。”新河邊一位保潔員說。
守碧水安瀾,防汛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西咸新區通過建設堤防、橋梁和液壓壩工程為新河滋養兩岸百姓保駕護航。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新河防洪治理工程包括新河G108國道至西寶高速橋段以及南洋大道至西寶高速橋段防洪治理工程,均按照50年一遇標準,均修建Ⅱ級堤防,堤防頂寬8米,同時完成堤頂及臨背水坡面綠化帶工程。
為了滿足海綿城市建設,新河附近的濕地還通過液壓壩升降鋼壩閘進行蓄水控制供給水量,使用壽命較長,混凝土結構簡單可靠、原理獨特、作用微妙、制造方便、運行安全。
“鋼壩閘可以輕松安全地度過冬季,鋼壩閘比儲蓄水位高出幾十公分,到了冬季,將鋼壩閘傾斜一定角度,此時若結冰,冰層可以沿著斜角向上延伸,可以有效釋放水結冰的膨脹力,這樣鋼壩閘不會受到任何破壞。另外,由于鋼材本身的堅硬特質,每年春天的凌汛可以完全在壩頂泄洪。”西咸新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西咸新區在扎實推進全域治水的同時,按照城鄉融合發展、共建共享的原則,把河湖治理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生態休閑、體育運動結合起來,更好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