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生態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生態 / 正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走進西北地區首家“花園式”污水處理廠——柔性治水,“濁流”變“清波”》

昨天,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走進西北地區首家“花園式”污水處理廠——柔性治水,“濁流”變“清波”》聚焦西咸新區,積極探索“柔性治水”新思路,再現河道清水長流兩岸碧綠自然。

“以前這河里盡是污水淤泥,臭得人根本不能靠近,經過這兩年系統治理,河道水質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1月末,盡管天氣轉涼,但漫步在新河岸邊,市民王挺依舊興致勃勃。

undefined

水利萬物,首善在水。近年來,陜西省積極探索綜合、整體、協同的治水理念,在消滅黑臭污水的同時,注重蓄水留水,加強水源涵養,實現了從“剛性治水”向“柔性治水”的轉變。

發源于秦嶺北麓的新河是渭河右岸的一級支流,自南向北流入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原先自然凈化、自我修復的新河卻遭到肆意破壞,曾長期淪為附近村莊的排污渠。

例如,臨河村落的生活污水大多未經處理便直接排入河中,不靠河的村落則將污水排放至周邊溝渠,有時甚至直接排放到農田中。“驚蟄一過,水面蚊蟲格外多,令人頭疼不已。”大王村村民杜亞棉說。

undefined

2020年1月,由中鐵水務集團投建的大王污水處理廠正式運營,每日最多可讓5000噸濁流變清波,極大緩解了包括大王村在內的附近10個村莊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壓力。

蘆葦、菖蒲、美人蕉……走進大王污水處理廠,只見各色花卉綠植布滿于生物處理車間,呈現出“步步皆景”的景觀效果。為何一家污水處理廠需要如此多的植物點綴?

“因為打造西北地區首家‘花園式’污水處理廠,是我們的建設初心。”大王污水處理廠廠長孫權介紹說,“整個廠區不管是從建筑風格還是綠化設計,都是盡量去工業化,打眼看上去,廠區就像是花園一般。”

undefined

事實上,“花園式”污水處理廠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我們廠還是西北地區首個采用立體生態工藝的污水處理廠,通過在廠區生物池種植十多種挺水植物,可有效吸收處理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質。”孫權告訴記者,利用植物根系,生物池可構建完善的微生物群落,這對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具有關鍵作用。

大王污水處理廠還通過布設曝氣系統、設置仿生生物膜填料、安裝回流泵等一系列工程技術措施,營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適宜環境,加速其新陳代謝,從而更好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undefined

在污水臭氣治理方面,大王污水處理廠也是另辟蹊徑,專門采用“除臭加蓋”系統,“拒絕”污水異味。

“我們對預處理車間等建筑物進行了密封,并設置氣體收集裝置,將收集的廢氣排入生物過濾器。”中鐵水務集團總經理吳琦解釋,生物過濾器中的濾床具有較好的通氣性,適合微生物生長,當廢氣通過濾床時,惡臭物質即可被微生物吸附、降解。

“在中控室,從進水的水質、水量,到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指標控制,再到最后排水的水質情況,我們都實時監測,各項數據符合標準才會排放。”孫權說,處理后的尾水大多排至新河進行生態補水,其次用于公園綠地噴灌、道路灑水,這對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及新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效果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