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上百種鳥類在這“安家”,1-5月完成綠道建設29.42公里,綠色建筑占新建城鎮民用建筑比例100%……在西咸新區,清新宜人的城市環境、低碳舒適的宜居家園、創新科技的綠色技術共同構建了一幅詩意綠色西咸畫卷。
優美的生態之綠
俯瞰新區,綠色是西咸的主色調。
一池昆明水,穿越兩千年,如今不僅承擔了南水北調“引漢濟渭”的水資源調配功能,還是“八水繞長安”城市生態水系的核心樞紐。
湖光山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作為西咸新區生態之綠的“代表作”,昆明池已經成為市民游客休閑度假的旅游勝地。
灃河南出秦嶺、北入渭河,縱貫新區版圖,水草豐茂,滋潤著美麗的灃河生態濕地公園。在這里,綠色掩映飛馳而過的高鐵、熱鬧非凡的摩天輪、紅白相間的步行道……濃郁的綠加上繽紛的色彩,已經成為人們擁抱自然的露營優選地。
人不負自然、自然定不負人。今年1-5月,西咸新區轄區內渭河、涇河水質為地表水Ⅱ類,新河、太平河和斗門水庫水質為地表水Ⅲ類。斗門水庫南池已完成約25%工程量。
美好的綠不僅吸引了人們來西咸安居樂業,還引來了家燕、燕鷗、白秋沙鴨、羅紋鴨、斑嘴鴨、鸕鶿、鷸等215種鳥類在此棲息,讓西咸的綠更增添了一份靈動。
身邊的宜居之綠
西咸的綠見乎于山水之間,更在市民身邊。這里的小區的綠化不斷升級,身邊綠色隨處可見。
在空港新城自貿大道與正平大街東南角的口袋公園、北杜大街兩側綠化帶口袋公園,植物疏密有致,趣味景墻、健身廣場、兒童樂園、籃球場地、休閑廊架、生態島嶼等穿插其中,成為周邊居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
方寸之間的綠色有力的提升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指數“周圍的空氣越來越好,周末可以在這里散散步,帶孩子溜溜彎,十分便利。”家住巴塞陽光小區的居民張女士對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點贊。
不僅住宅區推窗見綠,辦公區也是隨處皆綠。灃西新城的西部云谷園區綠化覆蓋率達46%,景觀設計結合喬木、灌木、草坪,層次豐富,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辦公環境如同花園,將人與自然的結合創造出了新高度。園區還雨水花園、下凹綠地、屋頂花園,在帶動經濟的同時不忘踐行生態建設,始終走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前列。
今年1-5月,西咸新區新建綠化項目72個,完成綠道建設29.42公里,新增綠化55.3萬平米。抬頭見藍天青山,低頭觀碧水清波,優美的生態環境讓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可持續的科技之綠
西咸的“綠”,還體現在科技創新之中。
在很多企業還在研究如何減少排放、控制成本時,灃西新城污泥處置廠區已經開始用“垃圾”賺錢了。那些讓人捏住鼻子的污泥,通過高溫、塑性、消殺最終變成了實用無害的“再生料”。這種變廢為寶的“神奇力量”不但守衛住了西咸的空氣質量,也促進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位于涇河新城的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應用上不斷作文章,已經研發出60款新能源整車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他們以零碳物流為核心目標,應用超材料、燃料電池、智能化自動駕駛等23項核心技術,用科技力量保護西咸之綠。還有許多入區企業通過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獲得清潔能源,讓綠得以持續延續。
綠色技術在西咸被不斷推廣。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推廣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126萬平米,推廣海綿城市101萬平米,推廣綠色建筑184萬平米、占新建城鎮民用建筑比例100%,推廣裝配式建筑135萬平米,新建綜合管廊5公里、累計達137.73公里。秦創原·秦漢新城“雙碳”聯合實驗室等項目建成揭牌。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未來的西咸生態之綠、人文之綠、科技之綠會更多,水會更清、天會更藍、生活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