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天上午,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位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拉開帷幕。秦漢館有哪些設計?里面又有什么寶貝?一起來看。



|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 |
鎮館之寶——“絲路一號”漢代船只就用到榫卯結構了!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達到了第一個高峰,這艘“絲路一號”制造于漢代。

它長9.71米、寬1.98米,憑借著在館藏文物中排名第一的體積和獨特的制作技藝成為秦漢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古船出自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側的渭橋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時代最早的木板船,其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船體由16條船板組成通過不同形式的榫卯連接,技藝極為精妙。
榫卯是中國傳統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卯連接相契合器物才能完美銜接。

△局部細節圖
這種大量使用木榫板、木釘并聯船板的技術在古羅馬時期很流行,曾在地中海地區的木船上廣泛使用,但在我國乃至東亞尚屬首次發現,“絲路一號”不愧為NO.1,不僅展示著古人高超的造船技藝,更見證著秦漢時期中西方絲綢之路的往來交流、文明互鑒,這些陜歷博的“頂流”國寶都來秦漢館了,作為陜歷博“分館”排面自然少不了~這些“頂流”都來了。
錯金杜虎符 戰國

“符”是中國古代的憑信之物,通常分為兩半,兩半相合,視為做某件事或定約、踐約的憑證。虎符則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子兵權和調兵遣將的信物,在戰國至秦漢年間盛行“虎口銜君命,尺寸掌萬兵。”杜虎符雖然個頭不大卻透露出一股莊穆之感,堪稱執于掌心的千軍萬馬。
神獸金飾 戰國

身似羊、嘴如鷹、角若鹿、尾似蝎,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全身隱藏著17只小鳥,它是誰?又來自何方?快來館里一探究竟??
鎏金銅蠶 西漢

天生我“蠶”必有用,這只來自漢代的“蠶寶寶”頭部微微揚起,仿佛下一秒就會吐出蠶絲~很難想象,就是這樣小小的生命編織起整個“衣冠中華”。
勾勒出絲綢之路上的偉大藍圖你以為就只有這些“寶貝”?才剛剛開始,這里還有:彰顯先秦漆器工藝,最高水準的漆豬。

△漆豬 秦
不論走到哪里都吸睛的西漢“金餅”。

△金餅一組 西漢
來自2000多年前的“黑科技”環保燈。

△彩繪雁魚銅燈 西漢
宛若海上仙山的鎏金鎏銀銅竹節熏爐

△鎏金鎏銀銅竹節熏爐 西漢
迄今發現的唯一漢代皇后玉璽。

△皇后之璽 西漢

△彩繪騎兵俑 西漢
國寶琳瑯滿目絕對讓你一飽眼福~“北斗七星”展文化魅力秦風漢韻彰文明高度,不只有目不暇接的文物,秦漢館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

7座建筑按北斗七星排列,通過架空連廊連接,濃縮了秦朝宮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義思想,寄托著古人對天地秩序的精神信仰。走進館內,秦漢館以“秦漢文明”為主題,展覽設計改變了以往以時間為序的歷史敘事結構,而是用“大歷史”串聯“小專題”,從制度、創新、互鑒等多角度切入讓你身臨其境感受秦漢文明魅力。
除了“天下同一 秦漢文明主題展”,秦漢館還開設了“城與陵”“技與美”等專題展覽,展陳面積1.03萬平方米,歷史與科技在此交匯訴說著了不起的秦漢文明。
這個“5·18”,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座集中展示秦漢文明緣起、發展、貢獻的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正式開館,同時揭幕“秦漢文明”系列重磅展覽,博物館實行每日預約進館參觀,請廣大觀眾繼續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每日放票時間
預約系統每天10點、11點、18點、19點整點放票,請調好鬧鐘,準點預約!如果10點沒有約到票,系統顯示“11點開約”,請耐心等待至下一個時間段,可以繼續預約門票。
預約流程
第一步:微信搜索“陜西歷史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進入。

第二步:點擊右下角“門票預約”(標記1處),繼續點擊“門票預約”(標記2處)。

第三步:仔細閱讀溫馨提示內容(內容相當重要,建議在預約門票之前充分閱讀了解,預約門票時直接滑動至最底端),然后點擊“秦漢館預約(蘭池三路)”按鈕。

第四步:選擇參觀日期
選擇參觀日期、場次、數量(一次最多可以添加5張),點擊“下一步”。

第五步:填寫游客信息

第六步:出現如下界面,點擊“確定提交”。

第七步:預約成功
提交后,請一定注意頁面情況,此時會顯示“出票中”的提示,請不要著急退出界面,等屏幕顯示如下圖所示“待使用”界面時,方為預約成功!
如果顯示“出票失敗”,請按照上述方法重新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