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在西咸新區秦漢新城302平方公里區域內遍地開花。
近日,《陜西省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方案》正式印發,包括渭城辦11支志愿服務隊在內的多個志愿者隊伍則已率先建成。而在近兩周,秦漢新城渭城辦、南位鎮等2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相繼掛牌,成為文明實踐活動的前沿陣地。

與此同時,圍繞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重點工作,秦漢新城各類文明實踐活動亦開展得如火如荼,據統計,僅6月份,秦漢新城圍繞掃黑除惡開展的宣講活動就達1300余場次,諸如6月5日在窯店辦渭柳佳苑舉行的陜西省文藝志愿者慰問演出這樣的文明實踐活動,也達到了數十場。

6月5日這場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共同舉辦的文藝演出,是陜西省精品文化項目下基層,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具體舉措,同時也是秦漢新城與省市重點單位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一次重要嘗試——背靠省會西安的這個陜西唯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開發區,正在全力構建廣闊平臺,導入省市重點機構優勢資源,將更多精品項目送到群眾家門口,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文明實踐秦漢經驗,更好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秦漢新城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結對省市重點單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這次活動給轄區群眾送上了精彩的宣講和演出,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激勵了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談及6月5日的慰問演出活動,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工作負責人說。
為了看這場演出,秦漢新城窯店辦大寨村村民周勝利提前一個小時就冒雨趕到渭柳佳苑社區文化廣場“占座”。“今天看到了很多平時只能在電視上見到的名家演出,希望這樣的活動再多一些!”周勝利說。

根據此前公布的《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秦漢新城將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構建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衛生健康五大服務平臺,開展五大服務活動、建設五大服務平臺示范基地——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探索,便是與高校、科研機構等省市重點單位結對,共同推進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理論宣講工作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送到千家萬戶的重要載體。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做好理論宣講工作,秦漢新城將借助省市委黨校、講師團、行政學院、干部培訓學院等機構,大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教育活動,闡釋“三農”政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等重點工作和大政方針、惠民政策,多樣化、生動化地將黨的聲音傳遞給廣大群眾。
“群眾在哪里,宣講就到哪里。我們之所以著力構建理論宣講平臺服務,就是要搭建起理論政策與群眾生產生活連接貫通的橋梁。”該負責人說。

在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衛生健康服務等方面,秦漢新城同樣著力“排兵布陣”。
例如在科技與科普服務活動方面,秦漢新城表示正在建立與各級科協等相關單位的密切協同機制,利用省市科學學會、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資源優勢,組織科技專家、科技特派員、科技志愿者等組成科技小分隊下鄉入村,開展“科普大篷車進農村”“流動科技館進基層”“科技之春宣傳月”等為主題的科普報告、科技培訓、技術咨詢、農技服務、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各類活動,引領科技工作者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每個服務平臺的建設,都由一個主管部門牽頭,相關責任部門協同推進。”前述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比如教育服務方面,就由教育衛體局牽頭,相關責任部門協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公益講座、農民技能培訓等工作。“關于農民技能培訓,我們將聯合省市相關機構,邀請專家和種植、經營能手參與授課,用實實在在的培訓,把更多新知識新理念帶到基層,造就一批思想素質高、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民。”這位負責人說。

導入優勢資源,助力新城精神文明建設
與省市重點機構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構想,正從《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照進現實。
來自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資料顯示,秦漢新城已分別與陜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陜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達成合作共識,共同搭建秦漢新城文明實踐衛生文化和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省市重點機構的優勢資源,正在成為助力新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據了解,陜西省文聯將發揮在文化領域的資源優勢,幫助秦漢新城開展文藝志愿者骨干培訓活動,指導文藝服務志愿者組織和志愿者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同時開展文藝下鄉活動,豐富廣大群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文化需求,為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文化服務,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而陜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將發揮其在婚姻家庭、鄰里關系、矯治幫扶、心理疏導等服務方面的優勢,在秦漢新城組建一支心理健康志愿服務團隊,為弱勢群體和經歷重大生活變故群體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適時舉辦心理咨詢、心理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通過咨詢熱線、網上咨詢、團體輔導、個人面詢等形式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同時還將參與秦漢新城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深入農村(社區)、校園、企事業單位、工地、監管場所等,通過開展公益性質的心理咨詢、心理體驗、心理培訓等活動,提供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服務。
“精神文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力量源泉。”陜西省心理健康研究教育會會長宋馨表示,希望通過結對共建活動,發揮研究教育會的優勢,有效提高秦漢新城干部群眾的身心健康水平,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深入開展。

結對共建文明實踐中心,秦漢新城將引入全省優秀社會團體力量,壯大志愿服務隊伍,豐富志愿服務內容,以更多有溫度、有筋骨、接地氣的文藝演出和志愿服務,進一步為群眾提供健康醫療、法律援助、科學普及等惠民服務,宣傳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和方針政策,深入開展文明實踐工作,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美麗鄉村建設,努力為全省城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提供鮮活經驗。
“這些工作將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不同側面,從而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動員和激勵廣大群眾積極投身到城鄉建設中來。”秦漢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