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6月22日,來自絲綢之路沿線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馬來西亞等26個國家的77名國際大學生身著漢服,齊聚西咸新區“詩經里”小鎮,開啟了由西咸新區黨工委宣傳部、教育衛體局聯合主辦的“2019走絲綢路 說中國話 賞長安花”國際夏令營西咸主題日活動。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活動在瑯瑯的誦讀聲中拉開帷幕。臺上,近百名本地國學機構的小學員用充滿童真,又飽含激情的嗓音帶領國際大學生們齊聲朗讀《詩經》名篇《鹿鳴》。臺下,大學生們神情專注,認真感受著這首誕生于大約2500年前的著名詩篇,體會琴瑟歌詠,賓主互敬互融的歡樂氣氛。

在隨后的“書畫同源——甲骨文書寫表演”環節中,國際大學生和國學小學員們一起完成了一幅充滿詩意,用甲骨文書寫的書法作品。面對甲骨文這種最古老文字,大學生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來自烏克蘭的大學生維拉麗說:“我在大學里學習的是中文,對中國的文字很感興趣,這是我第一次走進西安,雖然只來了不到3天,但是這里的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學習了書法,感受甲骨文這種傳統文化,特別震撼。”

來自巴西的拉斐爾 ,則是一名資深中國功夫愛好者。在太極拳表演環節中,他跟隨著臺上太極“小教練們”認真學著太極拳一招一式 ,體會著剛柔并濟的中國智慧。“我很迷戀太極拳!”,拉斐爾說中國功夫對他來說有著獨特的魅力。臺上“小教練”認真展示一招一式,臺下大學生們學的有模有樣。短短數十分鐘,太極中所呈現的“動之則開,靜之則合”似乎能夠略見一二。“打的漂亮”,周圍游客也對他們的精彩表現豎起了大拇指。

隨后,學生們還走進中國古琴博物館,體驗古琴文化,觀賞特色真人情景劇《風雅頌》,參加了茶藝和誦經的體驗活動。伴隨著清朗的琴聲,有人閉眼感受,有人低語吟唱。


“很優美,很動人!”,來自馬來西亞的駱俊韓表示,自己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通過這次活動又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印象。“這里很棒!還想再來一次,感受原汁原味中國歷史文化”,他笑著說。


“詩經里”是全國首個以詩經為主題的特色小鎮,這里的建筑均以詩經文化為魂,將《詩經》所涉及的所有風物、民宿、音樂、人物,都轉化為現實的景觀和建筑,有國風廣場、鹿鳴食街、關雎廣場、小雅書社等等一系列與《詩經》相對應、相融合的建筑和景觀,更有詩經禮樂盛典呈現,令人流連忘返。
在詩經里小鎮,不僅可以體驗到中國的傳統建筑、景觀、美食等,也可以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經典國學魅力。西咸新區熱情歡迎來自世界各國大學生朋友們齊聚新區,通過太極拳法、古琴演奏、誦《詩經》名篇等體驗活動,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推動絲路文化交融。

本次主題日活動是西安國際大學生夏令營系列活動之一。西安國際大學生夏令營活動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安市教育局、西安文理學院承辦,已于6月18日啟動。26國的外國大學生將赴西安不同區域參觀體驗“易俗演秦聲”、“詩經聆古韻”、“書院悟國學”、“文理初學禮”、“城墻游古今”等系列主題活動,其中已經于20日赴西咸新區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涇河新城崇文國學館、茯茶小鎮及空港花園小學、黃岡涇河學校等地參觀,感受大西安新中心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