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不知不覺,已經是2019年
為總結梳理過去一年的重大新聞事件
展現西咸新區發展亮點
我們啟動了“2018年十大新聞”評選工作
邀請長期關注西咸新區發展的各大媒體
進行聯合評議
1.胡和平調研西咸新區時強調發展“三個經濟”努力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2018年2月23日,省委書記胡和平深入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調研,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戰略部署,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2.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咸)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2018年10月13日,以“新時代、新經濟、新城市”為主題的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咸)國際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指導,西咸新區管委會主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財訊傳媒集團、綠地集團協辦。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辜勝阻參加論壇活動并發表主旨演講。逾500名國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通過主題演講、對話交流及特色展覽等形式,共同探索未來城市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努力為中國和世界城市發展提供“西咸樣本”。
3.中俄絲路創新園中方俄方園區相繼開園“一園兩地”打造絲路沿線國家合作典范


2018年,中俄絲路創新園中方、俄方園區相繼開園。中方園區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檢驗檢測、信息技術、互聯網、生物醫藥大健康、人工智能等產業,建設以高新技術研發為先導、現代產業為主體、第三產業和社會基礎設施相配套的高科技產業。俄方園區位于莫斯科格林伍德區,建設以總部經濟為先導、高新技術研發和轉化為主體的高科技產業。作為西咸新區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的重大舉措,中俄絲路創新園按照“一園兩地”創新模式建設,致力于打造絲路沿線國家合作的典范,助力陜西省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4.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獲批“三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8年4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正式批復設立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示范區位于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是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也是西安又一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對于增強大西安對外輻射能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具有里程碑意義。2018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4460萬人次,在全國機場排名升至第7位。《國務院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賦予西安機場行使第五航權,為發展帶了政策新機遇。新開通(加密)貨運航線7條,客運量達到439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完成31.3萬噸、增長20.3%,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樞紐機場首位。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實現突破發展。
5.寶能汽車、恒大童世界、華僑城等一批龍頭企業重點項目加速推進
現代產業體系規模漸成

2018年,西咸新區寶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西安恒大童世界項目、華僑城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梅里眾誠動物疫苗生產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國內首個柔性半導體服務制造基地、“三一西安產業園”、菜鳥智慧物流、洛克菲勒文化中心、7-ELEVEn區域總部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新區。據統計,新區全年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1個,國內500強企業12個,高品質酒店8個,百億元以上項目8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加速。
6.“3450”綜合審批效能體系深入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2018年,西咸新區大力提升營商環境,扎實推進“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體系,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時限壓縮30%以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基本完成,成為全省第一個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的地市級平臺。水電氣暖進駐兩級政務大廳,“店小二全覆蓋全天候服務”被作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辦理“證照分離”事項3625件,辦件量位列全省第一。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一網共享”的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榮獲2018年全國“互聯網+政務”優秀實踐案例50強,是西北地區唯一獲獎案例。高水平推進自貿區建設,西咸新區國際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及“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兩個創新經驗向全國各省市借鑒推廣。一年來,新區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市場活力持續增強,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72萬戶,同比增長56.5%,市場主體累計突破8.5萬戶。
7.統籌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綠色西咸”成為靚麗名片

2018年,西咸新區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全力攻堅污染防治,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西咸樣本。全年建設水系項目18個,新增生態水面2000畝、濕地4000畝,灃河綜合治理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實施“五路”兩側增綠美化項目171個,全年增綠1693萬平方米。海綿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辦,新建海綿城市道路26.2公里、綜合管廊16.8公里,推廣中深層無干擾地熱供熱技術656萬平方米,推動“無煤城市”建設。昆明池項目一期、灃河綜合治理二期,大西安城市中央公園二期加快推進,綠色生態正在成為西咸新區一張靚麗名片。
8.學校及城市交通等公共配套不斷完善打造最優宜居環境

2018年,西咸新區狠抓教育工作,按照“投資新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對外引進一批”發展思路,從快速增加學位供給和增加多樣化教育資源兩方面著手,極大地提高了學校建設速度、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有效緩解了轄區就學問題。2018年共實施學校建設項目41所,建成并交付使用18所,共新增學位1.56萬個。引入西安交大附中、黃岡中學、西工大附小等優質資源,在新區建設創新港中學、黃岡涇河學校等7所學校,已建成交付使用4所、在建3所。在城市交通方面,啟動建設道路互聯互通項目38個,其中15個已達到通車條件,新建成市政道路89公里?!拔迓匪臉颉被矩炌?。西安北至機場城際軌道項目工程全部完成,進入綜合調試階段。地鐵1號線二期三座車站全部封頂,9.5公里鋪軌全部完成,5號線二期全線13座車站全部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城市交通體系持續完善。
9.順利完成托管后首次村“兩委”換屆為新區加速發展打下堅固基礎

2018年村“兩委”換屆是西咸新區全面托管轄區行政和社會管理職能后的首次換屆,西咸新區各級高度重視,扎實推進。4月30日,323個村按要求時限完成了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7月31日按要求時限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8月31日,按要求完成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及監委會換屆等后續工作。換屆后,西咸新區村“兩委”干部總體呈現出了年齡結構更加年輕化、學歷結構更加科學化、性別結構更加合理化等特點,為新區加速發展打下堅固基礎。對于貫徹落實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目標定位、建設大西安新中心要求具有重要意義。
10.成功舉辦多場具有全國影響的主題活動西咸新區城市品牌形象有力提升

2018年,西咸新區成功舉辦了中央電視臺七夕晚會、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中國站首發、第二屆昆明池國際名校賽艇對抗賽、西咸新區杯新型城鎮化國際名校邀請辯論賽、“創響中國”西咸站暨“一帶一路”創新創業促進大會等系列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主題品牌活動,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歷史文化傳承與發揚,以及創新創業等各個領域,通過廣泛的宣傳推廣,有力提升了新區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