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文體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文體 / 正文

一起去看,藏在這些地方的“最美書店”!

在城市發展進程中,閱讀已成為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西咸新區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新區、新城、鎮、村”四級圖書閱讀服務,打造新區閱讀空間,建設書香西咸。

城市閱讀空間是發展群眾文化的“主戰場”,作為“書香西咸”文化魅力建設的重要載體,城市閱讀空間也是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

每天上午10時,新華書店灃東阿房書城便會迎來它的第一撥讀者。作為西咸新區首家大規模綜合性書城,2019年建成的新華書店灃東阿房書城填補了周邊5公里內沒有大型閱讀空間的空白。開業至今,已舉辦文化講座、非遺體驗沙龍等170余場高品質文化體驗活動,為讀者帶來了多層次的文化體驗。在書城1200平方米的兒童閱讀區,7萬余冊繪本漫畫、兒童文學、課外讀本,讓孩子沉浸在書的海洋。“這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市民胡楊說,新華書店灃東阿房書城已成為女兒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場所。

六月的西安熱浪滾滾。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首家城市書房——政務服務中心智慧閱讀吧正式投用。雖然只有100平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小的空間被分成4大功能區,除了近千冊圖書外,配備智能借閱機、電子閱覽機、智慧朗讀亭等數字化設備,通過數字化、便民化、智慧化硬件設置,將互聯網+物聯網技術與傳統圖書閱覽完美融合。附近上班的周強每周會抽出三天時間來閱讀吧,每次來都會掃碼聽書:“這里還專門設置留言墻,想看的書可以寫在上面。工作人員會結合留言對圖書進行更新,很人性化。”

在西咸新區,還有很多城市書房成了熙攘都市人安放靈魂的文化場所。位于灃東云創中心的巷往書店,被網友稱為“西安最低調美學書店”, 80后店長運營著三個微信閱讀群,除發布活動信息外,她的團隊每天在群里推介一本新書。“更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寫的讀后感。這樣做是為了形成用戶黏性,也對營造全民閱讀氛圍有積極影響。”

健全基層文化中心讓群眾精神樂園更多彩。

2018年,西咸新區王寺街道文化活動中心正式投運,內設圖書閱覽室、舞蹈室、健身室、文化大禮堂等,輻射周邊3萬余人。




文化中心成立后,王寺街道多次組織開展文化匯演、送春聯、攝影展覽等活動。建成開放三年來,文化中心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風貌,工作人員馬亞莉對此有著切身體會:“我們重要節日的文化活動參與人數都在300人以上。未來,文化中心會相繼開設各種技能培訓,娛樂班也將逐步完善。”

經常來此借書的姜阿姨說:“這里不僅是大家借閱圖書和提高文化知識的學習場所,也是大家的知識加油站。”

目前,在西咸新區各街道,基層文化中心已實現全覆蓋。

“農家書屋”把“全民閱讀”落實到千家萬戶。

走進位于西咸新區科源路的芊域溪源社區,時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場景:等待辦理業務的居民在大廳一角的社區書屋低頭閱讀,偶爾抬頭核對一下叫號信息。芊域溪源社區書屋2018年落成,輻射200余戶4000余人。



每天下午,來芊域溪源社區書屋看書的人,總能碰見一對父子,他們是這里的常客。父親周春正64歲,兒子周引遷45歲,兩人每天都來看兩三個小時的書。在管理員楊阿妮看來,閱讀對這對父子的改變很大。“他們原來是社區的扶貧戶,兩人因病返貧,自從書屋建成后,他們幾乎每天都來看書,慢慢地整個人精神狀態和生活態度都有很大改變,他們經常幫助社區服務中心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年都已脫貧。”

使“農家書屋”成為居民的“精神糧倉”,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竹范村黨委書記王磊對此感觸頗深:“我們的農家書屋有2000余冊書,自書屋建成后,幾乎每周都舉辦詩詞朗誦活動,村民慢慢放棄了其他休閑活動,都參與進來了。”

截至目前,西咸新區累計建設農家書屋300余個,配書100余萬冊,切實解決了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已連續八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西咸新區在完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中,通過建立四級閱讀空間,組織多種形式文化活動,讓市民深刻感受閱讀的魅力,讓文化惠及廣大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