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西咸新區積極探索優化合作方法和途徑,通過打造緊密型醫聯體進一步深化區域內各級醫療機構的合作,讓轄區群眾享受便利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醫聯體即醫療聯合體,就是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解決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如何深化合作,用好三甲醫院資源,帶動區域醫療水平整體提升,緊密型醫聯體便是西咸新區給出的答案。
半年前,西咸新區首家緊密型醫聯體醫院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林醫院上林街道衛生院正式開診。如今,緊密型醫聯體在新區運行成效如何?一起來看看。
與時間賽跑的綠色通道
年初,剛剛投入使用的上林街道衛生院的醫聯體“綠色通道”迎來了一場驚險的“實戰檢驗”。
當天,趙維歌醫生像往常一樣在診室接診。上午9點23分,前來就診的患者梁先生引起了他的注意。“當時患者自訴突發胸悶不適,有急性心梗的可能性,我們立即為患者進行了心電圖等基礎檢查。”趙醫生介紹,依托緊密型醫聯體,患者在上林衛生院進行心電圖、DR等檢查后,衛生院通過內部系統請陜中二附院的醫生進行了遠程診療。“由于是同步線上傳輸,這樣的形式也不會增加患者的等待時間。”趙醫生介紹。
確認梁先生是急性心梗后,衛生院迅速與陜中二附院取得聯系,通過綠色通道,將梁先生直接轉診至陜中二附院及時救治。
“你們救了我一命啊!”逃過鬼門關的梁先生發自內心地感謝。
“綠色通道就是在和病魔搶時間。”上林衛生院院長王拓說:“直接轉診的模式省去了以往撥打急救電話、辦理轉院手續等繁瑣的程序,前期遠程診療也能幫助我們精準判斷,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守護患者的生命線。”
關鍵時刻的技術賦能
6月5日9:30,太平鎮70歲的劉大爺正在干農活,突然感到說話吐字不清,舌頭也發硬,嘴角流口水,持續2個小時都沒有好轉,被家人緊急送往西咸新區太平中心衛生院救治。
接診的董立醫生準確識別劉大爺為卒中,立刻一鍵啟動卒中綠色通道,評估后判斷劉大爺符合靜脈溶栓要求,迅速進行相應救治,劉大爺言語不清的癥狀當即得到緩解。之后,太平中心衛生院迅速將劉大爺轉診至上級醫聯體單位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病情平穩。
在這次急救接力中,靜脈溶栓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后續的搶救爭取到了寶貴時間。“像劉大爺這樣的情況,越早進行靜脈溶栓治療越安全。”董立醫生說,“這是我們跟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學來的‘手藝’,能在關鍵時刻救助患者,大家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我們是新區目前唯一一家能夠實施靜脈溶栓治療的一級醫療機構。”太平中心衛生院院辦主任湯鑫介紹,由于衛生院附近居住的老年人較多,針對老年人常見疾病,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為太平中心衛生院的醫療團隊進行了專業、細致的幫扶指導。“此外,依托緊密型醫聯體,讓太平中心衛生院這樣的一級醫療機構,也可以配備像溶栓藥物這樣的特殊藥品,方便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救治,極大提升了我們衛生院的醫療水平。”
學在平時的真功夫
回顧緊密型醫聯體建設開展以來的諸多探索,“真功夫在平時”是醫療團隊共同的感受。
“您這兩天睡眠有沒有改善?”“這個病例很典型,處理方案要好好研究”......在上林衛生院的住院部,來自陜中二附院的徐多思醫生正帶領衛生院的醫療團隊巡診查房。
“現在街道衛生院也能提供住院服務,真的很方便!還有三甲醫院的醫療團隊,我們也很放心。”患者王女士對家門口的醫療衛生服務十分滿意。
“緊密型醫聯體的合作不僅在急救中,更在為患者服務的每一天里。”上林衛生院常務副院長喬亞剛介紹,“陜中二附院有三位專家常駐我們醫院,從住院查房到日常坐診,手把手對我們的醫生進行幫扶帶教,夯實基本功。”據了解,在上級醫院的幫扶下,近期上林醫院新開設了內科住院部,收治住院患者221人次。
除此之外,上林衛生院所有新招聘的醫護人員,都要在陜中二附院進行3個月左右的崗前培訓。“我們這邊接診的兒科患者比較多,陜中二附院的專家老師實操經驗豐富,很多技能都特別實用,讓我們受益匪淺。”上林醫院醫生劉艷艷說。
類似的深度合作模式在太平中心衛生院也可以看到。“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有六位專家每周輪流在我們這里坐診,跟班學習成效顯著。”太平中心衛生院院辦主任湯鑫說,“作為一級醫療機構,以往我們的醫護團隊大多在二級醫院進修,但現在依托緊密型醫聯體,我們可以定期前往上級醫聯體單位學習實踐,不僅學技術,也學習更標準、高效的規范和制度,全方位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截至目前,通過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上級醫聯體單位已經為上林衛生院和太平中心衛生院派駐下沉專家累計逾800人次,累計服務群眾逾6000人次。
醫聯體的最終目標是推進形成整合型、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有序就醫格局形成。目前,西咸新區基層2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與牽頭的上級醫院共簽訂醫聯體協議34份,建成緊密型醫聯體2家。
“新區現有三甲醫院3家,今年還將有3家三甲醫院完成建設。”西咸新區社會事業服務局負責人介紹:“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用好轄區資源,同時加強與西安、咸陽兩地的聯系,搭乘西安-咸陽一體化建設東風,最大限度盤活優質醫療資源,進一步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把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