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空港新城特殊群體關愛照護實施方案》通過審議,今年9月起將落地試點,這一舉動在西咸新區尚屬首創。根據《方案》內容,除了特困供養人員,轄區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殘疾人等都將得到更多的關愛照護,此外,新城還將通過居家照料、日間照料等形式推動特殊群體共享空港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8月27日中午12點,在空港新城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喬龍標正在吃著護理人員送來的午飯,與過去的生活相比已是天翻地覆。喬龍標是空港新城底張街道王村人,他無兒無女一直獨居也沒有收入,屬于特困供養人員,“過去雖然有政府補貼,但年齡慢慢大了,生活起居都成了問題。”
如今,這些問題迎刃而解,住進空港新城綜合社會福利中心,不但有專業的護理人員照顧一日三餐,活動室、理療室、心理疏導室、棋牌室等配套設施樣樣俱全,喬龍標的生活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特殊群體關愛照護實施方案的落地試點,將機構托養、居家照料的范圍擴展到轄區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殘疾人等七類人群,新城將給予最高50%的補貼及市場價格減免。”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工作人員葉海蓉介紹,過去按照政策,只有特困供養人員才能享受機構托養和分散供養的兜底補助,而對低保、低收入人群,以及空巢、高齡老人、殘疾人等有托養需求、居家照料群體,沒有相應政策,“為了擴大轄區特殊群體關愛照護范圍,空港在新區首次將這七類人群納入補貼減免范圍。”
居家照料和日間照料一直是國家提倡的新型養老方式,這方面,空港新城走在新區前列。目前,空港新城60周歲以上老人有1.85萬人,老齡化率17.6%,已建成1個綜合福利中心,2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7家農村互助幸福院。
在即將開業的幸福里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內,免費的文娛活動設施、運動康復器材一用俱全,此外還將有低費用的康復護理、助餐等服務。
“居家照料與日間照料是相輔相成的,這次方案重點對居家照料做出了規定。”葉海蓉說,對于部分沒有意愿進行機構托養的困難群體,由政府購買第三方社會機構的服務時限,由專業人員上門對困難群體進行助餐、助潔、助急等服務,“比如針對低保戶中失能的老人,專業人員可以按總時限把服務時間分配到每天,上門為其提供需要的服務,這些在規定時間內,新城都是全部補貼的,服務對象不需要出錢。”
徐兆元是綜合社會福利中心的護理人員,來到這里工作后,他已經為兩位回遷老人做了安寧照護服務,也就是臨終關懷。“群眾不愿意讓老人去世在外,但回遷房子還沒有分下來,我們這里可以送老人最后一程。”徐兆元說,雖然看著老人即將離去,心里也難受,但更重要是能為老人服務,讓親屬安心。
“根據新城實際,為了讓已拆遷、未回遷的臨終老人走得有尊嚴,新城也拿出了相應的政策。”葉海蓉說,針對這類人群,新城將依托新城綜合社會福利中心,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安寧照護服務,由機構按照政府指導價收住,新城按照每人次1000元的標準給予機構補貼。
據悉,《空港新城特殊群體關愛照護實施方案》將在今年9月初至12月底開展試點工作。通過機構托養、日間照料、居家安養、志愿服務等方式,對特殊群體進行關愛照護。開展安寧照護試點,為已拆遷但未回遷群體提供臨終關懷服務。明年1月,將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實施方案,在全新城實施。
“政策的落地試點,真正使特殊群體關愛照護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困難有人幫,不斷提升特殊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局長趙建鋒說,該政策健全了特殊群體關愛照護體制機制,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在其中發揮了政府主導作用,夯實了家庭照護責任,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著力構建了多元參與的特殊群體關愛照護體系。
趙建鋒介紹,新城將特殊群體關愛照護工作納入黨委重點工作,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夯實管委會各部門、各街鎮工作職責。充分發揮村、社區基層黨組織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確保特殊群體關愛照護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未來,新城將進一步完善以“主動救助、精準救助”為核心的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有效減輕家庭照護負擔,讓特殊人群在空港新城感受到更多愛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