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力爭到2020年
■基本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全省90%的養老機構、60%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能夠開展醫療衛生服務
■人口在100萬以上的縣(市、區)要實現養老服務圈全覆蓋,農村互助幸福院要覆蓋80%的行政村
本報訊 (記者 杜朋舉)記者5月10日獲悉:省民政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全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優化養老環境、強化社會服務、增加適度普惠養老供給,不斷推動我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實施方案》要求,增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到2020年,全省人口在50萬以下、50萬至100萬的縣(市、區)要分別打造1至2個、3至5個“15分鐘養老服務圈”,人口在100萬以上的縣(市、區)要實現養老服務圈全覆蓋,農村互助幸福院要覆蓋80%的行政村。合理布局養老床位,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5張以上,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不低于30%。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主體作用,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應不超過50%。
為實現上述目標,《實施方案》提出,要在城市加快建設由社區小型養老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服務站點構成的養老服務網絡體系,每個社區至少培育發展1個養老服務社會示范組織和1支志愿者隊伍,同時采取互聯網+智慧養老、智能化呼叫、手機APP等多種信息化手段,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緊急救援、服務預約、物品代購及其他個性化服務。同時,要引導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每個縣(市、區)要建設1所主要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服務的社會福利中心或老年公寓;至少建有1個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為農村低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殘疾人提供低償或無償的集中托養服務;推進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持續開展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落實每季度探訪農村留守老年人制度。省民政廳將每年資助20個縣級老年公寓、1個市級老年養護機構項目、2000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同時積極配合衛健部門加快推進醫療機構進養老機構,力爭到2020年,全省90%的養老機構、60%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能夠開展醫療衛生服務。
記者了解到,我省將探索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打造關中綜合養老服務區,發展陜南康養休閑區,開發陜北紅色旅居養老區,支持老年人開展文體娛樂、精神慰藉、互幫互助等活動,不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