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養老服務項目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為緩解城市養老壓力,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西安市阿房宮養老公寓項目建設工作正加速推進。
項目施工現場
西安市阿房宮養老公寓項目占地面積147畝,項目總投資18.7億元,包含健康、居家及服務式公寓,醫療保健+介護中心、花園餐廳、綜合服務中心等配套用房。結合轄區智慧城市建設,該項目致力于打造品質突出、理念先進、規劃合理、運營科學的養老示范項目,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項目施工現場
截至目前,項目主體建設正處于攻堅突破階段。項目建成后,通過探索和創新養老模式,將進一步提高城市綜合服務能力。
項目效果圖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近年來,灃東新城聚焦社區養老、健康養老、智慧養老等多個領域,全力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不斷滿足轄區群眾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上門護理使用智能機器人語音呼叫,志愿服務借助智慧平臺。當下,精細化、智能化的老年生活已經在灃東新城開啟。作為灃東新城首家公建民營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芊域溪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引入“互聯網+養老”模式,搭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匯聚線上線下資源,精準對接需求與供給,為老年人提供就醫問診、康復護理、日間照料等“八助”服務。
此外,通過互聯網、智能設備等科技手段,暢通養老服務渠道。同時以志愿者服務為補充,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有溫度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老人通過智能機器人,“呼叫”上門護理服務
和傳統的敬老院養老方式不同,該中心的老人們白天在照料中心生活,晚上便回到各自的家中。全新的養老模式不但解決了老人們的日常生活問題,也避免了獨自在外養老的種種不便。
“我們平時上班白天沒辦法陪伴老人,他自己在家我們又不放心,現在白天老人在照料中心和鄰居們在一起,還有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照顧,晚上回家住。我們放心,老人也舒心。”提到家門口的日間照料中心,家住芊域溪源社區的李先生贊不絕口。
不出小區,就能享受健康體檢
隨著灃東新城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啟用,一系列養老智能“小程序”讓“點餐式”養老、照護、就醫服務成為現實,轄區越來越多的老年群眾也將享受到更加安心、舒適的養老服務。
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
“只要打開微信掃一掃,就可以免費收聽新聞和書籍,隨時隨地想聽就聽,特別方便!”芊域溪源社區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里,幾位老年群眾正興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收聽體驗。區別于傳統紙質圖書館,社區居民可以選擇現場掃碼聽、小程序一鍵收藏回家聽等多種方式,沉浸式體驗“家門口的圖書館”。
豐富多樣的社區文化服務,作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縮影,也在提升著轄區老年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社區書法交流
“退休后,我常常在家看書、吹葫蘆絲,有時一天都不出門,來到咱社區里的新市民學院后,我不僅交到了朋友,也找到了快樂。”家住保利金香檳社區的于愛玲表示,她不僅是書法課、聲樂課的學員,還在這里發揮特長,“升級”為葫蘆絲班的老師,免費教社區居民吹葫蘆絲。通過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轄區群眾打造家門口的“文化圈”,灃東新城老年群眾的日常生活,有了更暖心的互動方式。
隨著灃東新城養老項目加速建設,智慧養老、社區養老等多層次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晚年生活,讓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