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養老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宜居環境 / 養老 / 正文

常新民家庭:尊老愛幼 互敬互愛 代代傳承

常老師名叫常新民,因為曾經是中鐵一局子校的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大家都親切的叫她常老師,常老師一家7口四世同堂住在奧林匹克花園西社區,因為全家孝敬老人,互敬互愛,積極向上,與鄰里和睦相處,成為五好家庭的典范。

說起孝敬老人,不得不提家中年齡最長的常老師的婆婆,老人剛剛在2022年初度過自己100歲生日,但身體健康,思路清晰,自己依然能獨立做飯,蒸饃和包餃子更是不在話下。老人能夠如此長壽健康,這一切得益于積極向上、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常老師公公1994年過世后,婆婆便常年跟隨常老師和老伴一家生活,常老師對待自己婆婆視同自己的母親,每天給老人洗衣,每周給老人洗澡,不嫌苦不嫌臟,數十年如一日,院子很多人很長時間都以為老人是常老師的親媽。常老師老伴負責每日做飯,只要有時間就會帶著老人出去散步,70歲的兒子帶著100歲的母親,手牽著漫步在奧園小區,成為小區里的一道溫馨靚麗的風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常老師和老伴的對待老人的點滴,兒子兒媳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常老師和老伴的孝順也成為兒子兒媳的日常生活中的榜樣。為了讓常老師和老伴的生活更加自在,兒子兒媳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堅持獨立帶兩個小女兒,兒子常鑫說:“平時單位工作很忙,父母幫我們接送孩子,我們已經很感激了,晚上我們自己帶孩子,這樣老人就能夠有時間看看電視,在小區里散散步。希望老人晚年時光不要全部被兒女牽絆,他們也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時間和空間”。為了讓老人生活多一些色彩,疫情之前,每年全家都會安排外出旅游,帶老人孩子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無論是西湖湖畔,還是上海F1賽場;無論是平遙古城,還是寧夏沙漠都留下了常老師一家幸福的足跡。兒媳海燕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真的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只為讓父母的晚年活的更加體面和有尊嚴。”

常老師常對兒子兒媳說我們住的近,有時間要多關心關心海燕的爸爸媽媽,同為父母,他們把海燕培養出來不容易啊。逢年過節,兒子兒媳便會帶著孩子們,回海燕的老家看望親家父母,有時間常老師和老伴也會隨孩子們一起上門看望親家父母,送去一份關懷。尊老愛幼,互敬互愛,積極向上在常老師一家實現了代代傳承。

常老師和老伴是2015年從西安城里搬到奧園西社區居住的,一方面考慮到年紀大了多有不便,離孩子近點可以多一些照料;另一方面可以發揮余熱幫助兒子兒媳接送小孫女上下學;另外考慮到奧園小區環境好,配套齊備,舒適宜居適合生活。常老師和老伴搬來后,和鄰里和睦相處,逢人便打招呼,時常會有老家帶來的土特產,更是分享給鄰里,常老師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以真心換真心”。雖然常老師和老伴搬過來沒幾年,但是其外向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心態,現在也是朋友滿小區,常老師也成為很多老人的知心朋友,傾訴的對象。常老師常常感慨,很多老人給子女帶孩子很不容易,希望通過自己積極向上的心態影響身邊更多的老人,給他們出主意想想辦法寬寬心,希望每個老人都能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盡享天倫之樂。

常老師一家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文明和諧家庭的豐富內涵。每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