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步行幾分鐘便能到達商超,家門口上學隔條馬路就能到達,下班后在樓下就可以組一局球賽.....在西咸新區用腳步即可丈量的生活距離正成為越來越多群眾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15分鐘幸福圈”。
西咸新區自2020年啟動“15分鐘生活圈”建設,要求構建15分鐘合理步行范圍內的便民服務設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項功能和設施,滿足居民吃、喝、玩、樂、文、體、醫、商等方面的基本服務、就業需求。根據規劃,西咸新區將建成23個便民生活圈、共計1000余項便民設施建設。
經過幾年建設,目前已形成三橋生活圈、灃水園生活圈、康定和園生活圈、周禮佳苑生活圈、幸福里生活圈、崇文佳苑生活圈等設施相對齊全、服務相對完善的便民生活圈。同時,還先后出臺《西咸新區2022年宜居宜業城市建設工作實施計劃》及《西咸新區2022年宜居宜業城市建設工作考核標準》,在公共服務品質、文體設施建設、商業服務功能、交通出行便利、小微空間提質、城市精細管理等方面,更加詳盡描繪了未來城市的發展藍圖。
民生先行
給生活圈添特色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幸福里社區現有入住群眾1萬余人,走進社區,象棋、臺球、閱覽室和兒童游樂區一應俱全,下樓即可鍛煉休閑娛樂;走出社區,步行15分鐘,超市、農貿市場、果蔬店便利店滿足群眾“一站式”購物需求,空港實驗學校、幸福里小學、幸福陽光托幼幼兒園為家門口上學提供保障。社區居民李女士說:“住在我們這兒可方便了!娃上學距離近,買菜鍛煉下樓啥都有。”
西咸新區在建設便民生活圈過程中,堅持既要貼近群眾需求,又要體現西咸特色的總方針,充分剖析轄區各街道、社區的現狀特征,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活圈,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中的養老、醫療、教育等突出問題。位于能源金貿區的渭水園、森林公園、豐京苑便民生活圈分別形成了以教育資源、環境綠化和配套服務為核心的15分鐘便民系統。
在涇河新城,崇文佳苑便民生活圈、樂華世界便民生活圈均已建成開放,它們著眼智慧社區建設,打通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特色便民系統,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體驗感和獲得感。
一圈一策
讓服務更多樣
在滿足基本生活服務的基礎上,西咸新區堅持一圈一策,為屬地居民提供專業化便民服務。走進秦漢新城周禮佳苑便民生活圈的社區政務便民服務室,為居民提供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綜合服務、文化娛樂、就業創業、黨群活動、技能培訓、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的便民服務窗口成為一大亮點,有效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空港新城幸福里社區,由黨員志愿者、政務服務工作人員、網格員、熱心群眾等組成“好鄰居”服務隊伍,則為群眾特別是老年人提供事項代辦、上門服務等,讓群眾不出門即可享受優質的政務服務;陽光里社區通過創新“老人派單,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的養老服務新模式,由第三方專業化養老機構為老人尤其是殘疾老人、特困老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讓老年人在社區中就能幸福養老。
如今的西咸新區,形式越來越多的便民服務,正從多樣化的角度賦能“15分鐘生活圈”的建設,使其更好地為民所需、為民所用。
配套升級
讓生活更質感
生活在灃西新城,40多條公交線路讓居民通勤上班、走親訪友、購物就醫說走就走。以吾悅廣場為核心的白馬河商圈,以道科廣場為核心的交大創新港商圈,以及正在建設的總部經濟園活力街區、橙天地、絲路歡樂世界等,讓群眾一站式購物、多元化娛樂需求均能得到滿足。同德佳苑、交大創新港便民生活圈圍繞交通、教育、休閑、健身、醫療、文化等10方面生活需求,共建成城市公交站點、公共停車設施、社區綠道、口袋公園、多功能運動場地等300余處基礎配套設施,確保所有已入住社區均配備有健身活動場地、日間照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用房等配套設施,讓居民生活品質更高。
為了讓居民出門步行不到十幾分鐘就能欣賞到碧水、綠地美景,西咸新區以“綠化、添花、添彩”為主線,以綠道建設、“田園城市”建設、“五路”兩側綠化、精細化管理為重點,深入推進“美麗西咸、綠色田園”環境景觀提升。目前已建成綠道360公里,“300米看綠,500米看園”的便捷休閑圈也正在建設中。
生活在西咸“15分鐘生活圈”縮短的不僅僅是生活的距離,更是丈量著西咸新區打造“品質西咸”的腳步,下一步,新區將持續優化業態布局、提升業態品質,讓群眾盡享有內涵、有顏值、有溫度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