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走進一線

西咸新區:打造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新樣板”

近年來,西咸新區依托農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以文化傳承引領鄉村振興,構建現代都市和休閑農業交叉融合發展新格局,促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同時依托田園采摘、旅游觀光、民俗體驗、非遺創新等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條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新樣板”,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澎湃動力”。

發展特色觀光采摘園打造鄉村振興新亮點

“金手指、維多利亞、里扎馬特……呀!我第一次在酒莊見到這么多葡萄品種。在這不僅能品嘗到汁多、肉脆、風味獨特的葡萄,還可以欣賞具有歐式風情的酒莊城堡。”來自咸陽的徐女士和她的姐妹們,在張裕瑞那城堡酒莊一邊采摘著葡萄,一邊激動地說。

隨著金燦燦的鎏金沙倒入沙顯字臺時,8月5日,西咸新區第五屆葡萄采摘節在張裕瑞那城堡酒莊啟幕,張裕瑞那城堡酒莊采用意大利托斯卡納式的建筑風格,是一個集優質葡萄種植、高端葡萄酒生產銷售、葡萄酒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閑“四位一體”的國際一流葡萄酒酒莊。

活動現場,媒體記者和網紅達人還走進冶家臺葡萄種植園、葡小淘生態葡萄苑、嚴家溝葡萄園,通過參觀、采訪、品嘗,向消費者展示西咸精品葡萄。

三年前,崔淑俠老人通過直播賣杏走紅網絡,被稱為“杏奶奶”。今年,“杏奶奶”再一次走進直播間,通過鏡頭向全國網友介紹杏的特點。“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我還能動,還能說,就要繼續為家鄉的杏代言。”崔淑俠笑得合不攏嘴。

西咸新區基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現有采摘園近600個,品種有葡萄、小白杏、草莓、圣女果、黃桃等各種時令水果,共計4.69萬畝,年產量4.75萬噸,今年新區舉辦采摘節2場(次),共吸引30萬人(次)以上的游客前來觀光、采摘,打響了‘水果萬千西咸領先’的品牌。新區近年來連續舉辦了五屆葡萄采摘節,舉辦了多屆杏花節、小白杏采摘節等特色活動,吸引了上百萬名游客前來賞杏花、摘小白杏,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游發展,加快了鄉村旅游振興步伐。”

培育網紅民宿小集群探索鄉村振興新載體

“這民宿不僅設計新穎,環境優美,樓頂還有茶休區、彈琴區、寫字室、下棋區,后院有溫泉區、自助燒烤區。民宿院落外側就是新泥河村西城門樓,護城河沿民宿東側而過,真是如詩如畫,讓人陶醉呀!”游客章先生贊嘆不已。

“我們的民宿是西咸新區2021年認定的精品民宿,以草莓為核心,發展采摘草莓、草莓微醺精釀啤酒等產業,通過建設特色民宿,完善吃、住、行、游、娛、購等旅游要素和業態。”村暖·108舍草莓主題民宿總經理邵琦說,“我們以提高村民生活條件為宗旨,創建草莓零售街區、親子樂園、草莓民宿、草莓餐廳等場所,以‘農業+加工業+鄉村旅游’的形式,通過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帶動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灃東新城詩經里小鎮林間九舍總經理張濤說:“我們的民宿有9棟溫泉民宿小院,按照‘禪意禪修’‘歲月懷舊’‘北歐親子’‘中式商務’的設計風格,每棟有2間獨立大床房和1間雙床房,還有不同的休閑娛樂設施,一樓帶有特色私湯溫泉,讓每一位游客得到身心和精神上的放松。”

依托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將鄉村旅游與生態文明有機結合,西咸新區打造了詩經里、茯茶鎮、邊方村、大石頭村等民宿集群,20多家等級民宿脫穎而出,年接待游客23萬多人(次),一批批風格獨特的民宿成為網紅打卡地,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的健康發展。

建設鄉村旅游示范點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北杜街道邊方村依托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優勢發展各具特色民宿,窯店街道劉家溝村依托窯洞文化發展特色農家樂,這兩村今年被西安市評為特色旅游示范村,對新區的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意義巨大。”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文化文產部負責人介紹。

“隨著機場旅客量逐年遞增,我們村將民宿、餐飲業和鄉村經濟發展進行有機整合,依托西鄰機場的優勢,著力打造一個以民宿、餐飲、娛樂為主導產業的鄉村旅游示范村。同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為鄉村旅游、鄉村振興賦能,發展態勢良好。”邊方村黨支部書記邊富軍說。

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副局長楊彬彬表示,新區積極整合和挖掘鄉村文旅資源,大力完善和提升鄉村建設和旅游設施,形成了特色的鄉村文化驛站;因地制宜發展美食品鑒、民宿體驗、田園采摘、鄉村文藝演出等特色文旅產品和體驗活動,打出一套鄉村旅游的“組合拳”,唱響了“看見,多彩西咸”文旅品牌。

“我們村先后被省、市評為特色旅游示范村,也是西咸新區唯一入選首批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單位。我們利用農家閑置窯洞,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窯洞、游葡小淘’為主要特色的鄉村旅游。窯洞農家樂日接待游客2000人(次)以上,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200余戶,帶動了周邊商業區和旅游業發展。”劉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陳西介紹。

目前,西咸新區不斷挖掘名村、名鎮文化精髓,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服務水平,逐漸成為全省旅游的一大亮點。新區有窯店街道、周陵街道兩個省級旅游特色名鎮,劉家溝村、雙趙村、大石頭村3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劉家溝村、孫家堡村、邊方村等3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年吸引游客46萬多人(次),旅游收入1400多萬元,提升了西咸新區知名度,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創新非遺傳承新模式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今年6月,西咸新區發布了2022西咸新區暑假7條主題旅游線路。這些旅游線路體現歷史文化、非遺傳承等特色元素,彰顯文旅融合魅力,創新非遺發展新模式,為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注入了新活力。

“我們在這里了解制作茯茶工藝,品嘗茯茶,還親手制作了一塊屬于自己的茯茶。”前來參加研學活動的郭同學興奮不已。

“前幾天就想帶孩子游玩,正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茯茶鎮有活動,就帶孩子一起來看看,沒想到茯茶鎮的夜景更美了,節目演出豐富多彩、吃的、玩的,讓人目不暇接,現場人氣爆棚。”來自渭南的崔先生開心地說。

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西咸新區積極挖掘鄉村非遺文化,其中,大秦戰鼓、涇河竹馬、茯茶、五陵原黑陶等6個項目被列入省級扶持項目,開展了非遺文化進鄉村、進景區活動30余次。同時,還開展非遺專題培訓班5次,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非遺展演活動20余次,建設非遺工坊3個,新區不斷創新‘非遺+教育’‘非遺+文旅’‘非遺+文創’等發展模式,讓非遺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新生。”

“茯茶鎮憑借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布局,逐漸形成以茯茶為中心的文化產業矩陣,不僅可以體驗手工筑茶、煮茶品茶,坐而論道也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非遺+研學旅游的模式更是成為一個文旅品牌,促進茯茶文化傳播的同時提升茯茶鎮的文化形象,助推全域旅游,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涇河新城文旅產業促進部(茯茶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展鄉村旅游培訓會提升鄉村振興新技能

“起火、燒油……”伴隨著西安桃李烹飪學校授課導師劉偉峰手中的一盤小龍蝦下鍋烹炒,西咸新區第三期鄉村旅游烹飪技能實操培訓在北杜街道邊方村開啟。

“希望這樣的培訓班多辦幾次,今天學了不少烹飪技巧,老師的菜品讓人垂涎欲滴。以后,我要用最好的食材、最佳的烹飪方式,做最好的味道為游客服務,讓他們品嘗農家飯菜精品。”吳先生一邊品嘗著老師做的美食,一邊豎起大拇指感慨地說。

今年以來,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聯合基層工作部,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舉辦了4場鄉村旅游培訓會,累計培訓300人(次)。通過培訓進一步增強了西咸新區鄉村旅游經營戶的民宿建設與運營、直播推廣、廚藝技能、鄉村旅游管理等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提高了旅游從業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帶動村民增收。

“新區圍繞‘宜居、宜業、宜游’目標,立足新區優勢,深挖本土資源,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提升村容風貌、拓展文化、生態旅游項目,構建以人文歷史景觀、生態涵養、觀光休閑、自然風光為一體的農業生態休閑新格局,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提升群眾幸福感,助力鄉村振興。”西咸新區基層工作部部長關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