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沒想到現在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坐在家里就有收入。”11月14日,西咸新區底張街道幸福里社區居民韓育剛高興地說。
韓育剛是底張街道韓家村人,他家老房子就在韓家村一組,宅基地有0.4畝。一開始,韓育剛不想回遷。后來,底張街道的工作人員帶他參觀了回遷社區——幸福里社區,并詳細講解了“五金保障體系”回遷政策。
“當時看完房子,我覺得規劃合理,環境優美。社區周邊不僅有超市、飯店,還有學校,回遷的政策也好。回家后,我就下定決心簽了拆遷協議。”韓育剛坦言,村民最擔心失去土地后如何保證有可持續增收,“五金保障體系”解決了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五金保障體系”是指征遷補償收“現金”、商業面積分“股金”、閑置房屋收“租金”、區內就業賺“薪金”,養老還有“保障金”。“我家分了3套房,都是120多平方米,全家人住一套,另外兩套房都出租了,每年租金1.2萬元,租戶一次性交3年租金。如今,不僅我的房子收租金,社區還給每人有10平方米的商鋪股金分紅,每人一年能分2000多元,每月我還能領養老金、高齡補貼等一些保障金。”韓育剛樂呵呵地說。
“截至目前,幸福里社區常住人口5499戶1.5萬余人,社區90%以上有就業意愿的回遷勞動力已經實現了就業。2020年社區股金分紅人均2000元,60歲以上失地居民每人每月發放350元養老補助金,并同步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幸福里社區黨委書記高斌說,下一步,社區將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聚力“村改居”社區治理,讓群眾住在幸福里,經營幸福家,成為幸福人。
近年來,西咸新區按照“強基礎、求創新、出亮點”工作思路,著力做好完善政策體系、提升基礎設施、擴充人員隊伍、加強經費保障、優化社區服務、推進民主協商等工作。截至目前,西咸新區成功創建全省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2個;獲評選民政部《鄉鎮論壇》全國社區精細化治理案例1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個、全省和諧示范社區3個;目前已獲批并正在推進全國村級協商議事試點1個、省級村級協商議事試點2個、全省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1個。西咸新區先后打造了底張街道幸福里第一社區、北杜街道陽光里第一社區、空港花園社區,王寺街道芊域溪源社區、三橋街道和平社區、渭城街道西電社區等社區治理示范樣板。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在建立健全工作體制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水平、精細社區服務供給等方面持續發力,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進一步提高群眾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