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到如今已過去了70個年頭。白駒過隙,滄海桑田,在時光的隧道里,留下了數不清的印記,記錄著中國走過的這70年。
在武昌車站有一列特殊的紅旗列車,它與“新中國同齡”,也與人們相識、相約、相伴整整70年。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這趟列車在當時軌距寬窄不同的鐵路上奔馳,它見證了中國鐵路一路走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從最初燒煤的冒著濃煙的蒸汽機車載著旅客慢悠悠地穿越山川,到如今在強大動力機車的牽引下風馳電掣,列車的提速不僅讓人們享受到了高速出行帶來的便利,也讓這列紅旗列車充滿激情與感動,不斷煥發青春與活力。
從建國之初只有2萬多公里的鐵路營業里程,到如今高速鐵路突破2.9萬公里成為世界第一,中國鐵路發展異常迅猛。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綠皮車、空調車、動車組、高鐵,從一票難求、排隊買票到手機訂票、自助取票,從“學生”到“領跑者”,漫長的追逐過程,中國不僅在國內建成了發達完善的鐵路網,高鐵網不斷擴展,還將自己先進的高鐵技術輸出國外走向世界。如今,春運買票不再愁,不僅有車坐,還能選速度最快最舒適的,鐵路不僅改變了中國人的出行,外國人更想將中國高鐵帶回家。這巨大的變化,怎能不令人驚喜,不令人驕傲,不令人自豪。
70年風雨兼程,70年篳路藍縷,我們無法想象曾經弱小的中國鐵路如何成長為今天的鋼鐵巨龍,就像我們無法回溯時光體驗70年前的春運一樣。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這70年的艱辛歷程中,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和助推器,始終在全力奔跑,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創造動力,為人民帶來財富和便捷。隨著中國鐵路技術的不斷城市,中國不斷突破,不但在高鐵列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通過多年積累逐步構建了高原、高寒、高速、重載鐵路等一整套技術標準體系,在實踐中更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運用到鐵路發展中,讓中國鐵路始終走在前端。
一路奔馳,砥礪前行。站在共和國70年的路上,我們回望祖國走過的70年,鐵路始終陪伴在我們左右,像許多個春運一樣,守護著我們的回家路,也守望著許多人的夢想。又一場春運到來了,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春運景象,體會了更便捷、更溫馨的出行。我們更期待,未來一個又一個的十年里,鐵路再出新舉措,再創新佳績,繼續書寫新的輝煌的篇章。(簡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