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康 劉權鋒)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了充分展示共和國70年光輝歷程,生動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和成就,展示三秦兒女在新時代奮力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的精神風貌,本臺從今天起推出“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系列報道,通過記者的一線調研采訪,謳歌光輝歷程、唱響時代主題、展現人民奮斗。首先,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走進陜西自貿試驗區,看看掛牌成立兩年來,自貿區改革創新取得的新成效,帶給陜西的新活力。
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一批剛從泰國運來的小菠蘿正在接受海關檢驗檢疫。為確保生鮮貨物的時效性和便捷通關,機場海關引導企業按照“提前申報”模式,貨物在國外起飛后就進行申報,并為企業開通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使貨物到港落地后第一時間就開箱驗貨。
陜西鼎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阮籍:“飛機落地后大概三小時,我們把貨就能從監管庫經過海關的查驗檢疫提出來。這種生鮮產品呢,上市時間越快,產品質量越好,我們當然這個生意就會越做越好了。”
從2017年4月1號掛牌以來,陜西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國務院、商務部推出的138項改革試點經驗,主動學習借鑒實施25項上海等自貿試驗區先進改革經驗,同時,在投資、貿易、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探索。
西安咸陽機場海關關長李晉生:“積極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的創新監管制度,特別是針對企業的需求和自貿區的發展的需求,積極推動改革創新,實行了提前申報、匯總征稅、企業關稅保證保險、自報自繳等等一系列的改革,讓企業享受到通關便利。”
在楊凌中國銀行楊凌自貿區支行,得益于企業注冊“全域通辦”的創新改革,陜西智財財務咨詢管理公司的周怡雪,很方便地為公司的客戶完成了代理企業工商注冊和銀行開戶業務。
陜西智財財務咨詢管理有限公司會計主管周怡雪:“原來我們代辦公司是在工商拿到執照以后才去銀行開戶,現在我們能在就近的銀行網點辦理拿到營業執照,同時辦理銀行開戶,原來我們可能需要一到三天工商和銀行才能辦完,現在只需要一個上午工商執照和銀行開戶許可證我都能拿到手。”
楊凌示范區工商局注冊分局局長蔣團謀:“通過政銀企合作,也就是政府+企業+銀行這種合作,將銀行大廳變成了工商的前沿陣地,將一個大廳變成了25個網點,有效拓展了我們工商的服務范圍。”
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并持續優化“多證合一、多項聯辦”服務平臺,深入推進“證照分離”,2018年陜西自貿試驗區100項相關改革任務全面推開,西咸新區率先實現了行政許可與服務2項全域通辦;西安推出2043項“最多跑一次”事項,創立“自貿驛站”“24小時信包箱服務”新模式。截至目前,陜西自貿試驗區165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創新案例累計達到262個,“創新推進中歐班列發展,推動西向國際物流通道建設”“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新模式”等9項制度創新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18項改革創新案例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盧山冰:“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年時間里取得豐碩成果,不管是在營商環境的改善上,在國際貿易的便利化上和在我們的系列制度創新上都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工作,充分調動了我們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又激發我們市場主體的活力。”
據統計,2017年4月1日揭牌至2019年3月31日,陜西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40694家,新增注冊資本6024.32億元。其中,新增企業27457家,新增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6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