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級新區作為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西咸新區作為全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國家級新區,緊扣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范例的國家使命,一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為我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做出“西咸貢獻”。
城市的發展
離不開西咸追夢人的奮斗和拼搏
為展示他們的風采
今天起西咸新區推出
“壯麗70年,西咸追夢人”專欄
集中展示一批
來自西咸新區各行各業建設者追夢歷程
讓我們共同來了解
這些奮斗者的愛國情
“陜西省職工跨世紀立功競賽標兵”
“民航總局機務維修先進個人”
“全國技術能手”
“陜西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標兵”
“全國民航勞動模范”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全國勞動模范”
“東航首席技師”
等多項榮譽的背后
是韓少輝永遠面帶微笑、安靜和善的臉龐
和默默工作在一線的辛勤身影
韓少輝是東航技術西北分公司附件維修分部的一名機務工程師,是全民航11萬名機務維修從業者中的一員,26年來,他在平凡的機務崗位上建功立業,成就著自己不平凡的職業生涯。
在排故中創新創效,多年來一直是韓少輝和他的工作室最重要的使命。
秉承一顆匠心
做深做透機務維修
韓少輝1993年參加工作,從工作的那天起,他就深刻意識到航空附件電子修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認真鉆研、對技術能力要求很高的職業。他自學英語,認真鉆研各型飛機維修手冊,始終立足機務維修一線車間,始終堅守在同一個崗位,始終不忘初心,堅定信心,始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把工作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永不言敗、追求完美的精神。這句話用在韓少輝身上,可謂貼切和真實。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機載設備上的廣泛應用,韓少輝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放棄了許多個休息日和節假日,深入學習計算機軟件編程理論和相關的工具軟件,經常奔波于西安的各大航空技術院所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參考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領下終于成功開發出了飛行控制組件FCU試驗臺和飛行警告計算機FWC測試臺。這些測試設備的投入使用,為公司節約大量的設備購置費用,每年可創造產值約200多萬元,其中的飛行警告計算機FWC測試臺項目獲得了東航集團科技創新二等獎,車間電子工段被授予陜西省“工人先鋒號”。
從普通維修人員,到技術攻關小組組長,從電子車間分管業務的副主任,到韓少輝勞模工作室。26年間,韓少輝從不讓自己有絲毫懈怠。
不忘一份初心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2013年年底,擁有16名技術骨干的韓少輝勞模工作室正式掛牌。
“韓少輝勞模團隊創新工作室”不僅為東航機務人搭建了一個技術攻關、技術交流、技術發明的平臺,也為東航發展擁有更多的敬業愛崗、業務精湛、創新鉆研的學習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礎。故障千變萬化,創新永無止境——這是工作室流行的一句話。“新”是工作室一貫的追求。工作室一成立,就定下了“科技創新、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的目標。
在多年工作經驗基礎上,工作室總結提煉出一系列“韓少輝工作法”。他帶領工作室的同事,主持開發空客飛機機載電視機實驗臺、乘務員控制組件實驗臺、以及視頻系統控制組件實驗臺,參與設計了ECAM實驗臺和地面耳機實驗臺,為擴大維修范圍,提高維修質量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自主開發的飛機附件實驗臺項目不但通過了適航和技術部門的驗收,而且所帶來的維修產值已經超過了整個電子修理車間維修產值50%以上。
工作室成立以來,已完成20余部試驗臺開發,提升23項附件維修能力,每年創造產值570余萬元,節約維修成本150余萬元。
2014年12月29日,韓少輝工作室被陜西省總工會命名“陜西省勞模創新工作室”;
2015年4月27日,東航股份授牌“韓少輝飛機維修技術創新工作室”;
2016年4月29日,工作室掛牌成為東航集團“勞模創新工作室”;
2017年4月28日,被民航局授予“全國民航勞模創新工作室”。
成績是用汗水換來的,技藝是用心血鑄就的。26年如一日,韓少輝懷著對維修事業的熱愛,履行著一名平凡機務人的承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的機務人對航空事業無私的奉獻。奮斗,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