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幸福的奮斗者
鮐背之年追憶崢嶸歲月 西電原副校長蔣炳煌——

“70年的變化翻天覆地我已經成為了一個老西安”

res23_attpic_brief.jpg

(90歲高齡的蔣炳煌

記者樊華文/圖

“1949年我20歲,那一年西安和平解放,隨后迎來新中國誕生,心情特別激動,但當時的我怎么都想不到,70年的變化翻天覆地,2019年的今天我已經成為了一個老西安,并將在這里見證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近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家屬院,記者采訪了已到鮐背之年的西電原副校長蔣炳煌,聽他回憶解放西安的故事和那些崢嶸的革命歲月。

蔣老1929年1月出生于湖南湘陰,1945年5月參加革命,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之初,在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359旅南下支隊工作,隨后在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359旅參加了春季戰役、陜中戰役等,跟隨部隊一路解放了西安、咸陽、扶風、周至等地區;1951年6月在新疆獨立騎兵師工作;1953年5月在新疆軍區司令部工作;1954年11月后在張家口通信工程學院(西電前身)學習后留校工作,1981年1月任西電副校長,1989年12月離休。

或許因為離休后長期發揮余熱,擔任家屬樓支部書記等職務,并堅持讀報、在電子產品上瀏覽新聞的原因,90歲高齡的蔣老鶴發童顏、思路清晰,能準確說出每一次戰役的具體時間,能將毛主席詩詞倒背如流。

蔣老首先回憶了自己參加革命的經歷,“我的家在湖南農村,1945年八路軍南下到了湖南湖北,那個時候還有日本侵略者。沿著湘江邊的縣城,日本設有維持會、偽軍;另外有青幫,青幫里面又分派,各個派又有武裝,社會非常亂。我們小學老師是地下黨員,他和南下的359旅聯系上了,就建議我參軍,要不然不是被拉到青幫去就可能被拉到偽軍去。征得家里人同意后我在16歲就參加了八路軍。”

在解放軍所有部隊中,359旅被稱為最能走的部隊。參軍以后,蔣老在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楊支隊做文書、宣傳員。1945年8月份北返過了長江,調到359旅旅部報務訓練班學習。“學習的這幾個月,解放戰爭開始了,部隊一直在打仗,我們只能一邊走,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學習。”蔣老回憶道,1946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部隊開始突圍。我們這些報務員畢業后就分散到部隊各電臺,我一直在359旅。6月的中原突圍,蔣老記憶猶新,“6月25日中午,我們從河南開始走,到了9月底,才到達延安,歷時3個多月。這3個多月可以說是最危險、最艱苦的時期,我們在行軍過程中沒洗過腳,沒洗過澡、沒換過衣服,背包都沒有了。困難的時候,山上的坡陡沒辦法架電臺,我們就清理出一小點平地,放上電臺,和延安聯系,和毛主席直接聯系”。

蔣老還回憶了當時西安能夠和平解放的一件趣事。

“當時國民黨反動當局面臨崩潰,胡宗南集團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我們從1948年冬到1949年春,在陜西韓城整訓結束后,準備進軍關中,1949年以前,西北部隊因為比較窮,當地風沙也大,軍裝是灰顏色,華北部隊的軍裝是黃顏色,可是我們當年發的夏裝卻是黃顏色,當西北野戰軍神速逼近西安時,胡宗南就認為是黃河對面的大批增援部隊到了,他看勢頭不妙,堅守西安無望,立刻棄城而逃。”蔣老講道,隨后胡宗南把殘缺不全的6個軍撤退至咸陽、乾縣、禮泉等地駐防,妄想沿川陜公路逃亡漢中。截至5月18日拂曉,國民黨主要軍政機關全部撤離西安,隨后的5月20日,西安實現了和平解放。

蔣老告訴記者,西安和平解放的消息讓每個同志的內心都是“喜洋洋”的,但是沒有時間慶祝,自己所在部隊當時沒有進西安而是在咸陽、三原一帶構筑工事防止國民黨反撲,局勢穩定后又一路參加了荔北、扶眉等戰役戰斗,隨后部隊一路向西解放了寶雞、蘭州、西寧等。

“我的人生經歷分兩段,前面一段是在部隊,后面一段就是在西電,在西安。”蔣老說,因為一直是報務員、電臺隊長,解放后才有機會去張家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學習。1958年學校遷址西安,他也帶著子女、家屬從此定居西安。從1931年紅軍第二次反圍剿時繳獲一部電臺,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創建了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到西電成為中國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中國雷達、信息論、密碼學、電子對抗、微波天線等學科的發源地。蔣老說,在西安、在西電他一直堅持革命初心,堅守的精神就是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求真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