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開通西安至孟加拉達卡、徐州、石家莊、榆林(首條省內全貨運航線)、首爾—西安—洛杉磯(首條跨洲際第五航權貨運航線)5條全貨運航線,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32條。貨郵吞吐量年底達到37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5萬噸的106%……
在2020年因疫情導致的國際航班大幅縮減甚至一度停擺的情況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空港新城在國際樞紐建設上依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2020年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空港新城多個業務實現零突破:迎來首例干線飛機進境維修業務;開展首單航材供應鏈業務;全省首個“國際航材超市”啟動;西北首單保稅航油順利加注;西北貨航首架飛機交付;國際文化藝術品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保稅展示交易模式;實現首個臨空自貿法庭和臨空經濟仲裁院落戶空港等。當前空港新城功能區累計形成創新案例31項,其中4項全省復制推廣,2項在國家部委復制推廣,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其中2020年完成14項。”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功能區自貿辦干部李懋在接受鳳凰網陜西專訪時對空港新城功能區的發展做了整體介紹。
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功能區自貿辦干部李懋在接受鳳凰網陜西專訪
法制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2020年,空港新城功能區新增市場主體2005家,新增注冊企業432家,新增外資企業2家,完成393家企業的年度目標考核任務。
空港新城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和行政效能改革作為開放行動的首要環境,積極打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一流營商環境。加快證照分離、事權下放、負面清單等投資便利事項的全覆蓋。推進稅收征管方式,創新企業線上監管功能,進一步擴大和延伸自助辦稅區域。實施權籍前置、容缺受理,持續深化“一網、一門、一次”,網上可辦率達到100%,752項事項最多跑一次。目前,空港新城瞄準臨空產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吸引了飛機維修、航材制造、飛行培訓、生物醫藥、跨境貿易等領域的上百家企業,總投資近千億元。
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政法工作部副部長王文儉接受鳳凰網陜西專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政法工作部副部長王文儉說到。
基于自貿區發展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空港新城緊扣‘臨空’‘自貿’兩大特色,于2019年聯合相關高等院校、法律機構成立“空港新城臨空自貿法律服務中心”,2020年探索設立空港新城臨空自貿法庭、臨空經濟仲裁院兩家實體機構,標志著西安臨空示范區、自貿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對此,王文儉表示,兩家機構的設立對空港新城發展三大主導產業,優化法治環境、服務招商工作和開發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服務企業需求,更完善了營商環境的新平臺。自貿試驗區具有國際化、開放性的特征,設立自貿法庭和臨空仲裁院符合國際慣例和發展趨勢,可以提供多樣化的法治需求,仲裁可以發揮資源、高校、便捷、保密特點,讓商事糾紛得到公正、高效、和諧化解。設立僅半個月時間,仲裁院已有一家企業仲裁立案,一家企業進入提起仲裁準備環節,涉案金額5000萬元。臨空自貿法庭在2020年共受理涉及航空運輸、貿易金融、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建筑工程的民事糾紛32起,結案30起,涉案金額4000多萬元。
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為加快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對擴大內需的拉動作用,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2020年底,空港新城制定了《關于空港新城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的實施方案》,確保各審批環節職責明確、運轉協調、便捷高效,進一步優化空港新城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和營商環境。
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高級主管段勤博
據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高級主管段勤博介紹,空港新城開通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審批專窗,在企業辦理立項備案確認書時,在確認書上注明“綠色通道”項目字樣,并為企業發放《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綠色通道確認函》。建設單位憑綠色通道確認函到政務服務中心相關窗口辦理審批手續,各窗口對“綠色通道”范圍內的項目實行優先辦理、限時辦結,對于符合條件的綠色通道項目,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在40個工作日完成,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在65個工作日完成,窗口在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后收回綠色通道確認函。
同時,根據四階段辦事指南及企業辦事需求,窗口一次性告知企業項目申報條件、所需材料,及并聯辦理事項、下一步辦理事項等信息。進入“綠色通道”的重大項目可以選擇政務管家負責全程跟蹤幫辦代辦,根據項目辦理需要,政務管家提供上門服務,指導企業審批業務填報及辦理,同時根據項目情況及企業類型,為項目提供個性化服務,組織項目批前輔導,提高報批效率,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貼心服務。
此外,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區域營商環境,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空港新城推出“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模式,通過實行一窗受理,容缺辦理,告知承諾制,整合精簡申請材料,減少申請人重復提交材料,采取受理、審批“串聯+并聯”的服務模式企業群眾可在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一次辦結所需業務。
保稅跨境業務有序開展
2019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空港綜保區正式設立。綜保區緊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與機場規劃中的第五跑道無縫對接,具有保稅物流、保稅倉儲、保稅加工、檢測研發、商品展覽展示、口岸作業等多項功能。作為陜西省唯一的臨空型綜保區,空港綜保區按照“錯位發展”理念,重點發展航空核心產業、貿易服務業、創新服務業。
2020年12月25日,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國家驗收。據了解,西咸空港綜保區今年1—10月累計完成進出口額14.6億元,同比增長26.2%;1-11月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實現13.8萬單,價值3251萬元。“保稅倉一倉多用”創新案例評估認定,并報送省自貿辦擬在全省復制推廣。9月實現全省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首單,陜西省首家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產業園正式投運。
其中,國際文化藝術品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保稅展示交易模式也是空港新城功能區一大創新,境外藝術品入境正常報關,在文化保稅區內,可以由文化保稅區運營機構評估后出具保函,免除30%以上的稅費,只需要繳納一定的服務費,這樣一來,資金壓力相對減少。
陜西省空港綜合保稅區投資有限公司市場發展部副經理崔博
陜西省空港綜合保稅區投資有限公司市場發展部副經理崔博介紹說,保稅區在為文化企業或個人省錢省時的同時,也成為國際間交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電影節、藝術節、博覽會、拍賣會等傳統的交易市場已不能滿足國家間文化貿易競爭的需要,以保稅區、免稅區形式出現的新一輪競爭正在拉開序幕。據了解,瑞士、倫敦、紐約、新加坡等國已建設了一定規模的文物藝術品保稅區,而我國的文化保稅區正處于探索階段。
空港新城功能區依托西北地區最大的空中交通樞紐和省內唯一的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全力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引領西北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物流基地和國際商貿中心。隨著空港新城功能區文化板塊的持續發力,與綜保區聯動,成為中外藝術品交流的首選之地,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同時,發揮文化引領作用,促進產業和城市協同發展,推動絲路經濟文化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