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極簡改革,陜西敞開方便之門

核心提示

2018年,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咸新區扎實推進“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體系建設,新登記市場主體2.72萬戶,同比增長56.5%。

2018年,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新增制度創新案例71個,創新案例累計達148個。

2018年,我省將第二批42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托)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辦理,下放(委托)事項累計達到261項。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 在3月5日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而3月1日,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印發新版營業執照的第一天。當天上午8時,在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9個功能區之一的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政務大廳的工商注冊窗口就發出了全省首張新版營業執照。

這是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極簡審批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又一力證,也是發展門戶經濟的必然要求。

1“3450”

刻度標記陜西經驗

3個工作日辦結營業執照,4個工作日辦結經營許可證,50個工作日辦結建設工程項目審批。

拿到全省首張新版營業執照的是西安環普創新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灃東新城管委會副主任馬建昌、灃東新城市場服務與監督管理局局長張鍛煉為企業現場發放營業執照,并與企業代表合影留念。在他們的合影背景中,“3450綜合服務大廳歡迎您”幾個字尤為顯眼。

今天,對于很多在西咸新區落戶的企業來說,“3450”可能是他們對這里最深刻的認知。

巴夫洛(西咸新區)倉儲服務有限公司工程總監殷衛兵還記得,2017年11月他到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過程。“上午遞交的材料,下午就拿到許可證了。”他所經歷的正是“3450”行政審批改革在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肇始。“那個時候,‘3450’正在空港新城試點,我們是最早一批受益的公司。”

2017年12月, 西咸新區在空港新城召開“3450”(即3個工作日辦結營業執照,4個工作日辦結經營許可證,50個工作日辦結建設工程項目審批)綜合行政審批試點工作現場會,總結西咸新區“放管服”工作的改革經驗。在這個會議上,西咸新區確定了在全區范圍內推進“3450”行政審批效能體系建設。

在西咸新區 ,“3450”是一種刻度,標記出了“放管服”的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踐。登記申報、審批合一、口述辦照、全力助推產業培育、進一步壓縮辦事時限的審批政策、著力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迅速辦理完成相關手續……許多像殷衛兵一樣的企業人士因此受益。

2018年以來,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咸新區大力提升營商環境,扎實推進“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體系建設,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時限壓縮30%以上,建設了全省第1個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的地市級政務服務平臺;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一網共享”的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入選2018年全國“互聯網+政務”優秀實踐案例50強;打造惠企便民的營商環境,“一次辦事項”達到91.7%,“網上辦”事項達到86.4%……

隨著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西咸新區市場活力持續增強,2018年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72萬戶,同比增長56.5%,發展環境的競爭優勢得到明顯提升。

29項推廣

創新推動職能轉變

2018年,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向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上報我省創新案例38個,累計達到69個。

2018年12月,家住楊凌自貿片區的劉朝偉辦了一件大事兒:他終于辦了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

“現在想起來還很開心,沒想到那么快。原先我是想可能要領表,填資料,蓋一些章子,過來之后沒想到在手機上就能直接辦理,方便、快捷、省時間。”劉朝偉記得,楊凌自貿片區推行的“微信辦照”業務,讓他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就注冊了一家公司。

“通過關注‘陜西工商’官方微信,實名刷臉認證登錄后,我將公司的名稱、經營范圍、注冊資本等信息直接錄入,手寫簽字后就完成了工商登記注冊。” 劉朝偉回憶說。

“微信辦照”是楊凌自貿片區的“明星業務”。

早在2017年7月1日,楊凌自貿片區就全面啟動了市場主體設立登記“微信辦照”全程電子化改革。

當年7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楊凌考察時,稱贊這項改革讓群眾不跑腿就能辦事。

同年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中,將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楊凌自貿片區“微信辦照”作為在全國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案例。這也是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首個在全國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案例。

據了解,揭牌以來,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形成了一批制度創新成果,發揮了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微信辦照”“創新推進中歐班列發展,推動西向國際物流通道建設”“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新模式”“‘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和大數據平臺”“國際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積極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楊凌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線上稅銀互動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等9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此外,2018年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全年新增制度創新案例71個,創新案例累計達到148個;向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上報我省創新案例38個,累計達到69個; “行政事項審批(備案)聯辦網上申請平臺”等18項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

3百項改革

效率激發活力涌流

2018年以來,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入推進“證照分離”,100項相關改革任務全面推開。
 “太方便了,連工作人員的面都不用見,就完成了營業執照變更手續。”2月21日,位于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港務區的一家建筑工程公司需要進行營業執照變更。該公司的財務人員劉金金來到國際港務區政務大廳,通過“24小時信包箱服務”,他僅用1分鐘就取到了變更后的營業執照。此前,劉金金在公司登錄政務服務中心網站,提交了變更申請,從申請到取到證照,整個過程他與審批辦證人員“零見面”。

事實上,不僅是國際港務區,2018年以來,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入推進“證照分離”,100項相關改革任務全面推開,西咸新區率先實現了行政許可與服務2項全域通辦;西安推出2043項“最多跑一次”事項,創立“自貿驛站”“24小時信包箱服務”新模式。

與此同時,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持續優化 “多證合一、多項聯辦”服務平臺,全面落實企業工商登記注冊“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和全程電子化,推行商務秘書和“集群注冊”服務,把企業注冊登記辦理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內辦結,將第二批42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托)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辦理,下放(委托)事項累計達到261項。

通過在各功能區分別設立行政審批、市場監管專門機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一枚公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的政府管理新模式;完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全省各級4626個部門已經接入,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信息已全面實現互聯共享。整合信用信息4400萬條,對嚴重失信主體實現在線攔截和自動限制,初步形成“聯合懲戒”的閉環系統。

創新稅收服務,建立容缺受理機制,壓縮申報事項,開通發票“網上申領、線下配送”平臺和微信辦稅、在線預約等掌上服務產品,讓納稅人少跑路。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還與螞蟻金服、騰訊、工商銀行等就稅款繳納、稅銀互動達成合作協議,建立了網上辦、自助辦、大廳辦、手機辦等多元化辦稅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實施“專利代理能力倍增計劃”和“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提升工程”,2018年,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新引進西安匯智創想、西安三知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10家。2家公司成為第三批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這為我省探索建立自貿試驗區跨部門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推動建立中國(西安)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建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增強了陜西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