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陸空聯動”助力陜西再開放

西安地鐵一號線有一個站名——開遠門,這是從隋唐時代流傳至今的名字。陜西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開遠門就是歷史的見證。史書記載開遠門外豎有里程碑“立堠”,上題“西極道九千九百里”,《資治通鑒》記載“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即開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

從長安出發,絲綢之路開啟歐亞大陸數個世紀的繁華。千年之后,“一帶一路”讓這條千年商貿之路人文之路再次熱鬧起來。讓絲路的起點——陜西再次成為“海陸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中重要的節點。

陜西位于中國地理版圖中心,西安是我國29個國家級物流一級節點城市之一,也是關中—天水經濟區重點打造的現代物流中心。2018年12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制定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陜西省西安、寶雞、延安三市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名單。其中西安在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樞紐的規劃建設中均被列入。

西安國際港務區和西咸空港新城既是陜西開放發展的平臺,又是陜西對外開放陸、空大通道建設的物理載體,同時也是陜西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關鍵引擎。2014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曾明確指出,要建立西安國際港務區與西咸空港新城的陸空聯動機制。

陸港開放的崛起

西安國際港務區自2008年組建以來,始終堅守為中國內陸“造港開埠”的使命,形成了以“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西安港”、一類開放口岸、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為基礎的對外開放格局,創立了“港口內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內陸港模式。

2018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1235列,是2017年的6.37倍,其中中亞方向去程開行518列、回程開行77列,中歐方向去程開行227列、回程開行413列;共運送貨物120.2萬噸,是2017年的5.18倍;西安海關監管貨值17.2億美元,是2017年的8.7倍;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長安號”成為陜西開放發展、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醒目標志,更是行駛在絲路上的陜西名片。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西安國際港務區積極拓展運行線路,新開行西安至白俄羅斯明斯克、伊朗(阿富汗)、比利時根特、意大利米蘭、拉脫維亞里加5條線路。截至目前,中亞、中歐班列運行線路已達11條,覆蓋中亞、中東及歐洲主要貨源地,并且通過空鐵聯運和海鐵聯運實現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國家的無縫對接,構建起了“海陸空網”立體絲綢之路開放通道。

自從陜西自貿區2017年4月掛牌以下,內陸開放效應成倍放大,地理中心的輻射力量不斷增強,越來越多企業享受到開放紅利和“長安號”的開放便利。2018年,西安國際港務區推出“全面對接市場、一企一線運營”模式,引入招商局、大陸橋、陸港集團形成政府主導、多平臺運營的組織模式;西安海關全面推廣查驗單兵設備,實現“移動辦公”;“艙單歸并”作為西安樣本在全國復制推廣;“線上訂艙平臺”與境內外鐵路公司聯網,實時交換電子運單,合作開發集裝箱北斗位置應用服務系統,力圖實現對在途集裝箱位置、施封狀態、溫度、濕度等信息的實時跟蹤,提高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全國首推“中歐班列延誤險”,充分保障客戶的切身利益。

開放的通道平臺載體建設全面發力,為吸引產業轉移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動力。2017年“長安號”貨源10%來源于陜西,而2018年則達到30%。

2018年12月20日,首趟中歐班列(長安號)日通專列在“西安港”順利發車。這趟日通專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共包含41個集裝箱,主要貨物包括液晶顯示面板、復印機、照相機、空氣壓縮機等高附加值的貨物,經過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途徑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終目的地是德國杜伊斯堡。該專列運行時間15天,貨物主要來自在華投資的大型日本企業。

空中世界的連接

坐落于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的西安咸陽機場是中國八大樞紐機場之一,兩小時的航程可以覆蓋全國70%的領土和85%的經濟資源。目前,空港新城和西部機場集團加快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國際航空樞紐”,增加了航線和航班量,陸續開通直飛倫敦、馬德里、洛杉磯等航線,國際(地區)航線達到64條,連通全球29個國家,53個樞紐和著名旅游城市,國際業務實現高速增長。2018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全年凈增19個通航點,達到207個通航點。

2018年,空港新城共計新開西寧、河內、成都、哈利法克斯、蘭州5條貨運航線,實現西北省會城市貨運航線全覆蓋;并加密銀川、芝加哥2條貨運航線。截至2018年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18條,每周共執飛52班全貨運航班,2018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年貨郵吞吐量突破30萬噸,增速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旅客吞吐量超過4460萬人次,躍升全國第七。

2018年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對外航權談判中支持西安機場利用第五航權”“積極向國外航空公司推薦并引導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航空公司執飛西安機場”以及“進一步加大對西安航空物流發展的支持力度”。

這將為陜西開放發展帶來更大的便利,提升陜西自貿區的發展優勢,將為陜西帶來更多的國際航空客運和貨運資源,促進“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建設。

目前,空港新城坐擁全國優秀物流園區—陜西國際航空物流港,已吸引普洛斯、豐樹、日立和“三通一達”等66家現代物流企業落戶,依托通達全球的航空網絡,可將進出口貨物快速分撥配送全球。

空港新城擁有陜西唯一的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已經獲批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果、藥品、肉類等5類指定口岸。依托航空運輸、指定口岸等優勢,已經構筑了進口生鮮分撥交易平臺,形成了以澳大利亞三文魚、東南亞進口水果、北美龍蝦、日本海鮮等進口商品為代表,具有臨空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

空港新城聯合機場海關推行“全天候、無假日”和7×24小時電話預約通關制度,建成一站式、智慧化貨物通關平臺,壓縮進出口通關時間超30%,為企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關服務。區內的陜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是全省唯一以服務國際航空物流產業為主的海關監管場所,已建成保稅倉10萬平方米,進出口貨值在同期獲批的海關特殊監管場所排名前列。目前,空港新城正積極籌建國內首個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產業園,可實現“多家聚集、集中查驗、一次申報、一次放行”,為跨境企業提供保稅倉儲、報關報檢、商務辦公等全方位服務,項目預計今年4月投入運營。

未來可期,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正在努力構建“樞紐功能完善、門戶特色突出、流動經濟發達”的臨空型經濟體系。

陸港和空港的協同將產生1+1>2的效應,共同提升陜西國內、國際物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共同打造經濟聚合輻射中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