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跨境電子商務是“互聯網+國際貿易”的重要手段,是推進大流通、大物流、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全新貿易模式。2015年3月,國家設立首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先后分三批35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今年7月,西安作為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獲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依托西安綜合保稅區、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西咸空港保稅物流中心、西安出口加工區等區域,著力推進跨境出口B2B模式,促進進口與出口協調發展。健全完善“兩平臺六體系”,打造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和生態圈。
到2020年,基本建成產業特色鮮明、配套服務完善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力爭用3—5年的改革創新試驗,將西安打造成為中西部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聚集中心、創新創業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多點合作,形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跨境電子商務聚集區和產業示范區。
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將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和曲江新區,作為綜合實驗區首批創新示范先行區;第二階段,將條件成熟的區(縣)、開發區,分批納入綜合試驗區范圍。
據了解,西安市自2014年獲海關總署批復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試點以來,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花齊放的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格局。國際港務區建設了“洋貨碼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及相關配套產業服務鏈,開辟了阿姆斯特丹—西安、芝加哥—西安的跨境電商貨運直飛航線,開創了“中歐班列長安號+跨境電商”貿易模式。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借助“臨空+保稅+跨境+口岸”優勢,構建了以國際快件和國際冷鏈運輸為主的跨境電商新模式。曲江新區打造了以“政、產、學、研、用”五力協同為特色的跨境電商孵化產業園。
今年前11個月,西安跨境電商累計完成205.2萬單,其中進口完成7.1萬單,出口完成198.1萬單,貨值超過7700萬美元,為滿足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和促進外貿轉型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
綜合試驗區14項任務
據了解,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主要任務共有14項,
■著力構建完善“兩平臺六體系”。搭建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線下綜合支撐平臺,構建信息共享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電商信用體系、統計監測體系、風險防控體系。
■建立跨境電商信息化管理機制。積極推進監管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電商企業、物流企業之間信息數據交換和互聯互通,建立可追溯的跨境電子商務管理新模式。
■創新優化海關監管服務。建立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監管服務和質量、安全監管機制。探索完善適合跨境電商業務的賬冊和清單管理制度。
■創新跨境電商便利化通關模式。探索跨境電商企業信用分級管理和風險分類評定,建立風險導向型監管模式。
■創新外匯收支和結售匯管理服務。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為跨境電商企業辦理外匯支付和結售匯業務。鼓勵保險機構創新研發適應跨境電商新型險種業務。
■構建跨境電商可信交易環境。建立跨境電商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探索跨境電商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建立信用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促進跨境電商聚集發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產業集聚、富有活力的跨境電商園區。鼓勵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平臺、供應鏈服務平臺,在跨境電商園區設立總部或區域性、功能性總部。
■提升口岸營商環境。對跨境電商鮮活農產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優化檢驗檢疫流程,提供更加快捷的口岸服務。
■加快跨境電商配套產業鏈建設。培育引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物流、倉儲、融資等服務。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品牌培育,鼓勵企業在境外注冊商標。
■發揮跨境電商“單一窗口”公共服務平臺作用。為入駐平臺的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一站式”關、稅、匯等服務。積極推進“一次備案、信息互通、監管互認”。
■打造海陸空跨境電商物流大通道。探索發展適應跨境電商的航空、鐵路、公路和海路協同的多式聯運快捷運輸體系。探索“中歐班列(西安)+跨境電商”、“大通道+商戶群”跨境電商新模式。
■完善物流倉儲服務。鼓勵國內外物流、快遞企業與跨境電商物流倉儲中心對接,推動傳統倉儲物流向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配送運營中心轉型升級。
■完善跨境電商營銷體系。在西安主要商圈、社區及綜合保稅區開設跨境電商線下(O2O)體驗店和直營店。支持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建立海外倉、海外展示中心(館)。完善售前售后服務體系。
■優化提升跨境電商創業發展環境。營造濃厚的跨境電商創業氛圍,吸引更多省內外精英人才到西安創業,把綜試區建設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戰場,政策、制度、監管、服務的試驗場。
西安出臺促進中國(西安)跨境
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政策
近日,我市印發《西安市促進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從支持跨境電子商務聚集發展等五個方面提出資金扶持政策。
■支持跨境電子商務聚集發展
據悉,《政策》對經省、市主管部門認定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入駐有業績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超過30家,給予園區運營主體40萬元一次性資金扶持;入駐有業績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超過60家,給予園區運營主體80萬元人民幣一次性資金扶持。
對在西安設立全國性或區域性總部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落戶首個整年度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5000萬美元、2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的,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60萬、3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扶持。
■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政策》提出,對落戶我市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一年內帶動我市300家小微企業注冊上線或年交易額達5000萬元以上,給予最高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帶動800家小微企業上線或年交易額達到一億元以上,給予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帶動1000家以上小微企業上線或年交易額達到1.5億元以上,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對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在線交易額1%的資金扶持,每戶企業資金扶持最高80萬元。對取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的跨境第三方支付企業,在西安市設立全國性或區域性總部并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業務,年度線上交易額突破1億美元的,按照每1億美元給予50萬元資金扶持的標準,每戶企業資金扶持最高100萬元。
對具備進出口經營資質的小微企業,年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業務達3000單或進口額達50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年進口規模1000—3000萬元,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年進口規模3000萬元—8000萬元,給予最高40萬元獎勵;年進口規模超過8000萬元,給予最高80萬元獎勵。
對在我市新開設的跨境電子商務O2O線下體驗店兼直營店、社區店及無人移動O2O體驗店,經營時間滿一年的,按實際投入的裝修、場地租賃等費用總額30%給予一次性資金扶持,單店扶持金額最高20萬元,每戶企業每年扶持總額最高100萬元。
對在境外成功注冊自有商標并有跨境電子商務業績的企業,給予不超過實際發生注冊費用70%的一次性資金扶持,每戶企業每年扶持資金總額最高20萬元。對擁有APP自主知識產權及軟件著作權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給予當年實際投入APP研發費用30%的一次性資金扶持,每戶企業每年扶持資金總額最高50萬元。
■鼓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倉儲物流
《政策》中提到,對通過中歐班列(西安)、EMS、郵政小包、UPS等進出口的跨境電子商務貨物,按照實際國際物流運費的15%給予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資金總額最高可達100萬元。對租賃我市海關特殊監管區或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庫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按照其實際租賃面積給予最高120元/平方米/年的租金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資金總額最高可達30萬元。
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境外投資建設或改造升級海外倉、境外商品展示中心(館)2000平方米以上,按照當年實際投入費用,給予最高30%的資金扶持,最高可達100萬元;對租賃境外海外倉50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實際租賃費用,給予最高30%的資金扶持,最高可達30萬元。
■健全跨境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體系
據悉,《政策》鼓勵社會各類股權投資機構對我市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進行投資;鼓勵企業靈活運用結算方式,規避收匯風險,對跨境電商企業投保發生的保險費用,每戶企業按照不超過實際繳納保險費金額的35%進行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資金總額最高可達30萬元。
■加強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交流培訓
《政策》提到,對在我市舉辦高水平的跨境電子商務會議、峰會論壇等活動,給予組織方實際發生費用15%的資金扶持,每戶企業每年扶持資金總額最高30萬元。
對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的院校(設置電子商務專業學科的院校除外)、專業機構、電子商務協會等舉辦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訓,課程設置5天以上,人數超過30人的,給予不超過實際發生培訓費用20%的資金扶持,每家每年扶持資金總額最高可達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