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以前辦營業執照不容易,現在微信辦照當天就好。”3月23日,說起在西咸自貿區秦漢新城注冊公司的經歷,陜西某實業公司法定代表人裴小明贊嘆不已。
裴小明并不知道,微信辦照在自貿區西咸新區已經實施有一段時間了,是西咸新區運用“互聯網+”思維,以微信公眾號為平臺,對企業注冊登記進行的改革。
>>辦照速度
不到兩個小時就辦好營業執照
裴小明之前從事水電行業,因看到近年來城市環保力度加大,便決心轉型。經多方調研,他把目光瞄準在了城市廢棄物處理上,并看好西咸未來發展,決定將公司注冊地落在自貿區,“西咸新區是大西安的新中心,又是自由貿易區,發展空間非常廣闊,而且政策好、扶持力度也大。”裴小明說,不過,當他準備前往注冊時,還是有些猶豫,因為十多年前辦照的陰影還未完全散去。
早在2003年時,裴小明和幾位股東注冊過一家公司,當時不僅核名耗費了近半個月時間,同時還要工商、稅務兩頭跑,很是麻煩,由于營業執照不能馬上到手,以至于眼睜睜看著能接的生意,卻因沒照簽不了合同。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2018年1月26日上午,裴小明帶著材料來到秦漢新城功能區綜合服務大廳,很快,他的擔憂便被工作人員的熱情一掃而光。在現場,跟著工作人員的指導,裴小明用手機微信登錄工商網站,隨即又跟著提示,順利進行了證件資料上傳,幾乎不到兩個小時,他便順利拿到了嶄新的公司營業執照。
“效率太高了,快得讓我難以想象。”裴小明欣喜地說,他是當天上午9時30分趕到大廳的,到了11時30分營業執照就拿到了手。如今,公司運營了兩個多月,就已接到了3個清理化糞池的大單。
>>創新改革
“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體系
建立自貿事項“1+3”審批模式
微信辦照是西咸新區運用“互聯網+”思維,以微信公眾號為平臺,對企業注冊登記進行的改革。具體做法是將企業住所和名稱審核制改為自主申報制,把登記信息填報量壓縮到傳統模式的1/8,審核方式由全信息人工審核改為重點信息智能審核,這樣,審核工作量減少至1/6,企業申辦者只需完成刷臉、起名、信息填報三個步驟,最快30分鐘就能辦結營業執照,而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甚至10分鐘便可辦結。
而這只是自貿區西咸新區在實施“放管服”改革后的一個小小縮影。自去年4月1日自貿區成立以來,作為陜西自貿區中心片區的核心承載區,自貿區西咸新區建設可以說是亮點突出,優勢明顯。不光在全國首創“3個工作日辦結營業執照、4個工作日辦結經營許可、50個工作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體系,還圍繞打造全省“放管服”改革先行區、示范區,設立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集中原有11個部門的223項審批事項,實行“一窗受理、受審分離、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統一出件”。
此外,新區還依托工商局,整合食品藥監、物價等12項市場監管職能,組建市場服務與監督管理局,構建新區、新城、街鎮三級綜合市場監管體系,實行一個部門管市場、一張網絡管信用;并且試點建設自貿區政務服務網,接入全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和信用陜西平臺,通過與省級數據信息共享和電子證照互認,提供自貿事項的辦事指南查詢、事項咨詢、在線申報、進度跟蹤、投訴評議等線上綜合服務,完全打通了自貿功能區的審批平臺,建立自貿事項“1+3”審批模式,讓自貿事項全區通辦順利實現。
自貿區設立后,西咸新區搶抓建設機遇,創造性提出了“3450”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并通過梳理整合審批事項、優化再造辦理流程和主動高效幫辦服務,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辦結備案刻章等開業手續、經營許可,分別從15、30、60個工作日壓縮到3、 4個工作日。如空港百瑞天成酒店等4家企業,就是在幫辦人員指導下,領取了《營業執照》和《出版物經營許可證》;而在建設審批方面,西咸新區通過“幫辦提前、預審提前、證照同步、審批同步”等舉措,對項目從立項至施工許可四個階段的審批流程全面優化,率先在全省推行了“文勘前置、技術前移、費用后置,四審聯辦、同步發證”,將辦理時限從190個工作日壓縮至50個工作日內,比法定時限節省74%;如新區企業巴夫洛倉儲服務有限公司,便是“優化”后的受益者。
>>創新模式
異地注冊 異地辦公
照樣享受自貿區優惠政策
隨著自貿區微信辦照的高效推行,作為陜西自貿區唯一的能源金融貿易區功能區,還大膽創新,實施了遠程注冊、離岸注冊和虛擬注冊,只要有互聯網,甭管在國內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輕松辦照,瞬間入駐自貿區西咸新區。
目前在能源金融貿易區功能區內大力推廣遠程注冊的是西咸新區云端自貿產業園。據具體負責運營的該園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建春介紹,遠程注冊好理解,所謂離岸注冊、虛擬注冊,就是指經營者登記注冊住所與實際經營地址分離,多個市場主體以運營公司提供的住所作為自己的住所登記,并由該運營公司提供住所托管、財務托管、法務手續等基礎服務,組成企業集群的登記注冊模式,所以也叫集群注冊。郭建春告訴記者,采用這種方式注冊后,無論你在全國任何地方從事經營活動,只要對經營場所沒有特殊要求,經營范圍符合托管條件的,均可登錄該園app注冊到園區,入駐企業無需購買辦公設施,法定代表人不管是遠在黑龍江,還是在海南,只需簡單流程,便可在極短時間入駐自貿區西咸新區,盡管形式上是異地注冊,異地辦公,但企業照樣可以享受西咸新區和自貿區的相關優惠政策。
“這種創新登記模式突破了物理空間限制,通過分享經濟模式,對傳統經營場所、設施、人員、資金等各種經營要素進行了互聯網化重新定義,既面向‘一帶一路’,構建互聯網生態圈,助推傳統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同時又能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總值和納稅密度,降低運營成本和創業創新風險,對推動‘雙創’大有裨益”。郭建春介紹,落戶園區后,還會給企業提供包括商務服務、運營服務等八項服務,通過整合線下線上資源,匯聚資金流、信息流等形成西部產業大數據,完成“供給側”與“需求側”的信息對稱,從而促進入駐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