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根據《陜西省社會信用條例》,為切實強化信用意識、優化新區營商環境、提升新區政務服務水平,西咸新區管委會鄭重承諾:
一、全面系統增進民生福祉
2022年,新區上下將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不斷提升疫情防控綜合能力。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科學精準從速處置局部突發疫情。加強社區和基層發熱門診建設,強化集中隔離點和防疫物資儲備,全面完成疫苗接種任務,強化社區和村組防控能力建設,切實夯實疫情防控的基層基礎,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二)織密就業和基本民生保障網。堅持就業優先,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600人,完成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群職業技能培訓2萬人次以上;及時落實各項培訓補貼政策,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
(三)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陳之路、昆明路等6條與西安主城區的互聯互通道路建設,實現地鐵16號線一期試運行,智軌示范線1號線(斗門—昆明池)建成通車。6月底前斗門水庫北池建成開放,7月底前建成西安國際足球中心。全年新增綠化面積300萬平方米,新建綠道200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口袋公園12個、“15分鐘便民圈”18個;新增公交線路5條,建設公交場站4處、充電樁1000個、停車位5500個。年內建成西咸第二水廠,啟動2座污水廠新(擴)建工程。
(四)做好做優社會事業。全年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7所、新增學位2.4萬個,加快8所三級醫院、4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進度,9月底前完成新區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建設。高標準推進紅光路老年公寓、灃東康養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年內建成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5個、新增養老床位300張、建成運營托幼服務機構10家。年內啟動籌建公租房5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2萬套、安置房1.2萬套。
(五)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培育和發展壯大茯茶、葡萄、西紅柿等特色產業,建設高標準農田1萬畝,打造3個千畝“噸糧田”試驗方、創建1個千畝優質設施蔬菜基地。全年新增村集體經濟50萬元以上示范村10個、100萬元以上示范村5個。推進農產品質量全程管控體系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年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六)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高質量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全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農村垃圾分類覆蓋率達70%以上,85%以上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年內打造省、市級示范村5個以上。持續抓好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開展農村土地全域流轉試點。組織實施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盤活利用試點村項目2個以上。
(七)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年內“不見面審批”事項達到75%,新設“政務服務便利店”10個,政府和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58和28個工作日以內,水電氣暖訊審批時限壓縮60%;繼續深入推進商事集成注冊改革,全面實現企業開辦最快2小時辦結。
二、扎實深入推進政務誠信建設
(一)堅持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權限行使職能,管委會各級按照《西咸新區權責清單》《西咸新區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規范行政行為,嚴格工作要求,重大行政決策嚴格按照程序實施,切實做到依法決策、依法執行和依法監督。
(二)堅持政務公開。推進陽光政務,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規范執行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全過程公開。按照政務公開工作要求,管委會各級通過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通知公告欄等途徑做好政務信息公開工作,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堅持勤政高效。進一步優化行政流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不見面審批”、并聯審批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等措施,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四)堅持守信踐諾。嚴格依法執行新區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債務融資等工作,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加強誠信教育,堅持失信懲戒,加強街鎮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政務誠信考核評價,接受社會監督,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表率作用。
(五)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用制度建設和實施,推進信用信息互聯共享,推進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的公示,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機制,全面建立信用承諾制度,營造守信互信的良好信用環境。
(六)堅持廉潔自律。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持續下功夫。重點加強制度體系和監督制約機制建設,大力推進審計全覆蓋,通過減權限權、創新監管等舉措減少尋租空間,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努力建設奉公守法的廉潔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