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貫徹落實中央及省上對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指導要求,西咸新區結合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扎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截至目前,西咸新區新河(灃西新城段)整治成效初顯。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5〕17號)、《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建城〔2015〕130號)等相關要求,現將西咸新區新河(灃西新城段)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情況公示如下:
■基本情況
新河為渭河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秦嶺北麓,于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釣臺鎮東江渡村進入轄區,主河道長32km,流域面積303.8km2,其中灃西新城段長12km(海綿城市試點區域段3km),上游鄠邑區段約20km。
由于新河及其支流河道沿途村莊、企業較多,生活污水、企業及畜禽養殖廢水大量直排,河底淤泥堆積、水流較緩,加之水體自凈能力差,引發黑臭。2016年監測顯示,新河整體表觀質量較差,進入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前已明顯黑臭,主要超標指標為透明度、氨氮、ORP,等級為輕度黑臭。
■整治措施
在系統調研污染成因及污染源情況基礎上,制定了新河黑臭問題系統治理策略:
第一階段:控源截污水岸共治
強化落實“河長制”(巡查機制、排水許可),采用控源截污(封堵排污口、截污納管、污水廠提標、工業及畜禽養殖污染整治)、面源控制(農藥化肥管理、農村環境提升)、內源治理(清淤疏浚、垃圾打撈)等方式,從源頭消除黑臭。
第二階段:生化處理生態修復在不新增自身污染基礎上,開展最大化治理工作。
結合沿岸防洪及灘面治理、景觀提升工程,采用“裝配式濾墻-厭氧生物濾池(AF)-曝氣生物濾池(BAF)-復合流人工濕地”組合技術進行系統整治,提升新河水質至地表水環境Ⅳ類。
第三階段:建管并重長制久清開展流域協同治理,建立長效養護機制、監管機制與第三方評估機制,強化公眾監督,實現長制久清。
■整治進展
第一階段:全面貫徹落實四級河長制,完成新河(灃西新城段)沿岸7處集中排污口全部封堵;完成上游大王污水廠提標(400m3/d提升至1400m3/d,2018年底提至5000m3/d);沿岸工業廢水、村莊散排污水納管截污至大王污水廠;采用石墨烯光催化氧化技術原位處理沿河農村納污坑塘85處,年底前完成剩余18處;對沿岸生活垃圾、河道內源進行綜合整治,新建垃圾壓縮處理站2個,打撈漂浮物及垃圾10000余方,拆除違建養殖戶,畜禽退養104戶。
第二階段:啟動新河(灃西新城段)黑臭水體生態修復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圖設計,2018年10月動工建設,年底前完成人工濾墻施工、集中生物處理(AF+BAF)部分構筑物建設及活水公園濕地場地處理。2019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階段整治成效
新河(灃西新城段)黑臭水體水質整治效果如下表:
■監督投訴方式
為體現公開、公正和民主監督原則,現對轄區新河黑臭水體治理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8月1日至9月15日(共45天),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信息有異議,均可反映問題。
受理單位(投訴電話):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029-38020053
聯系地址: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管理委員會9號樓1002室
郵編:7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