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健康無小事,近年來,西咸新區持續深化改革,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把優質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家門口的好醫院越來越多
“今年婦女節我參加了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咸院區組織的義診,體驗特別好!”家住灃東新城的王女士說,她是西安的“新市民”,前年因為工作原因在西咸新區“安家落戶”。“這兩年西咸的三甲醫院越來越多,條件也好,看病就醫很方便。”
目前西咸新區共規劃建設三級醫院10家,已建成3家。去年3月,西電集團醫院灃東院區全面開診。醫療團隊由西電集團醫院本部專家和引進的高端人才共同組成,醫院編制床位310張,逐步開放至500張,設有心血管病區、消化病區、腦病病區等6個病區,以及急診科、內科專科門診、眼科門診等21個門診科室。同時設立120急救中心灃東急救分站,為群眾緊急醫療救治提供保障。
同年9月,又有好消息傳來,西咸新區人民醫院(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全面開業,內科、外科、兒科等多個科室和住院部578個床位全面對外接診。作為渭北片區綜合診療能力最強的醫療機構之一,西咸院區除組建1000余名碩博和本科醫護人員診療團隊外,還規劃配置PET-CT、直線加速器、大型血管造影機、磁共振、CT等高端設備,建立影像、輔助生殖、內窺鏡診治等7大醫技中心,搭建全國先進、區域領先的診療平臺。
目前西安交通大學附屬涇河醫院、西安國醫醫院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新區優質醫療資源持續擴容。今年,西咸新區還將投用3家三級醫院,新增床位3102張,總床位達到9306張。
15分鐘就醫圈逐步形成
“全程幾乎不排隊,半個小時檢查結果就出來了,醫生也很細心。”家住秦漢新城石橋村的李女士介紹,幾天前她夜間發燒,第二天一大早來到渭城衛生院就診,全程方便快捷,節省了到大醫院排隊、等候的時間。
據渭城衛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渭城衛生院開設了住院部,與咸陽市中心醫院、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建立醫聯體長期合作關系。現在,依托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渭城衛生院檢驗項目可達1000種以上,分級診療可以完全實現。
先進的醫療設備、三甲醫院建立醫聯體、區域內檢驗結果互認……在西咸新區,15分鐘就醫圈正在加速形成,社區衛生院儼然“變身”小型全科醫院。
以西咸新區上林衛生院為例,遷入新址后,衛生院在原有內科、全科的基礎上增設了外科、婦科、兒科、中醫科等科室,已開設床位44張。隨著醫聯體專家的入駐,服務能力極大提升,讓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級醫院的收費標準,三級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未來,衛生院還將增設中醫康復科、口腔科等特色科室,設置住院床位至99張,為轄區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近年來,西咸新區持續推進“15分鐘就醫圈”建設,轄區21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陜西省人民醫院等6家三甲醫院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16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入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改革試點為患者省下“救命錢”
前不久,家住三橋街道的杜先生因膽囊結石伴膽囊炎做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他說:“原本以為這個手術至少要花1萬元,沒想到最后算下來自己才付了3千多元,住院時間還縮短了一半。”
這得益于西咸新區推行的“住院主要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改革”(下文簡稱“DRG付費改革”)工作,為越來越多的患者省下“救命錢”。
DRG是一種醫療保險支付方法,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方式、病程等因素將患者劃分為相似的病例組,以確定每組病例的平均費用,醫保基金將根據該費用水平對醫院進行支付。按照全市統籌規劃,西咸新區在2022年確定了轄區內秦漢新城第三醫院、西安三橋精誠醫院等6家二級醫療機構作為試點單位。
西咸新區社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DRG付費改革可以有效抑制“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如今,西咸新區的DRG付費改革已初見成效。
截至去年底,西咸新區共23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常態化DRG付費,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完成醫保基金結算支付1.067億元,住院次均費用同比下降26.69%,住院次均個人負擔費用同比下降10.61%。
今年,西咸新區計劃新增DRG付費試點14家一級醫療機構,為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便捷精準的服務,精打細算用好醫保基金,減輕群眾看病就醫的醫療費用負擔,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