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陜西省首架進境維修的飛機在空港新城順利完成全部維修業務并飛往韓國,標志著我省首例境外飛機進境維修業務圓滿完成。
這架EMB-145型飛機是韓國快運航空公司載客量50人的支線客機。承擔這架飛機維修業務的是海航技術旗下的合資公司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維修周期歷時29天。
負責本次飛機維修業務的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飛機維修中心經理寇曉東透露,本次飛機維修涉及了起落架、發動機、飛控系統等900多項檢修,維修深度高,近30名技術人員參與此次定檢工作,期間不斷優化工作安排和人員排班,公司各單位通力協作,克服了定檢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最終完成檢修。
為推動此項新業務順利開展,西安咸陽機場海關和空港新城充分利用自貿區優勢主動創新監管與服務,優化監管流程,讓企業切實體驗通關便利化??軙詵|對此深有體會:“在海關的主動高效服務和空港新城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不僅享受到了保稅航材的優惠政策,降低了韓國快運航空公司的維修成本,還在通關時間上為企業爭取到了更多時間,最大限度壓縮了維修時間并盡早投入正常運營”。
“此單飛機進境維修業務是我省首例,為此,我們為企業量身定做了維修擔保及監管模式,全程跟進服務指導,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提高通關效率?!蔽靼蚕剃枡C場海關關長李晉生介紹說。
作為航空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航空維修正逐漸成為臨空產業的新藍海。“十二五”期間,我國航空維修市場市值年均增長率為11.3%,比全球平均增速高出7.9個百分點;市場規模達到41億美元,占全球航空維修市場總市值8.2%,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隨著機場國際航線快速增加,外籍航空公司將投入更多的駐場運力資源,我們將積極對接飛機第三方維修及部附件維修企業,完善區內產業鏈條,做大做強飛機維修基地?!笨崭坌鲁钦猩潭志珠L張揚表示,下一步將聯合西安海關充分挖掘自貿區和第五航權的功能優勢,探索在特殊監管區外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的實現路徑,以期用更加開放創新的監管模式,為飛機進境維修提供更多便利化通路。與此同時,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為入區企業的發展當好“店小二”,助力企業在空港新城獲得更美好的未來。
隨著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提速、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力和“三個經濟”發展持續推進,全球客貨飛機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起降中轉將更加頻繁,航線網絡將越來越密集,由此催生出的飛機維修服務需求,將成為拉動西安乃至陜西臨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