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倡導吃飯新風尚 健康好習慣

親情友情不可少,防病除菌更重要。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公筷公勺,舉手之勞。添加親情,減少傳染。幸福乘倍,祛除病菌。

微信圖片_20200412131813.jpg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聚餐是大家常有的生活內容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餐桌上為客人夾菜,被視為熱情好客的禮儀;長輩夾菜給晚輩,是愛的寵溺;晚輩夾菜給長輩,是孝順的體現。圍桌共食、相互夾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飲食習慣,它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你給我夾菜,我給你夾菜。“中式共餐”確實體現親情友情熱鬧非凡、溫馨無比,然而這熱鬧、溫馨的背后卻隱藏著極大的健康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表明, 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 60% 與行為、生活方式有關,不少疾病是由合餐制引起的。私筷混用,可能會將彼此的細菌、病毒交換給對方。

因此,防控新冠肺炎等病毒、提升用餐衛生習慣,有必要在親朋聚餐、甚至家人用餐時,倡導使用“公筷”夾菜。

微信圖片_20200412131922.jpg

如何做到文明和衛生用餐以下幾點建議:

一、在家吃飯時

固定餐具: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

踐行分餐: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圍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

公筷公勺:不能分餐時,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夾、盛食物。

兒童喂養:鼓勵孩子盡早獨立進食。對不能獨立進食的嬰幼兒,家長或監護人一定要用適當的方式感知食物溫度,拒絕用嘴嘗試孩子食物、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喂食孩子、與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

二、餐館就餐時

提倡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館的餐具作為公筷公勺。

使用餐館的餐具,主動要求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備公筷公勺。

市民朋友們使用公筷公勺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更彰顯社會責任,公筷公勺、舉手之勞讓我們共同努力倡導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