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安市舉行“聚力‘八個新突破’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取得新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

6月7日上午,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力‘八個新突破’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取得新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 。

會上,未央區、西咸新區、經開區分別介紹有關情況。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艾晨介紹了新區2023年的工作成效及著力抓好2024年“八個新突破”,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思路舉措,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麗萍主持。

發布環節

2023年,西咸新區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貫通落實“五個扎實”“五項要求”“四個著力”等重要要求,堅定不移推進“三個年”活動和全市八個方面重點工作。我們的成效可以用“三高三精”來概括,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穩增長、強招引,經濟發展高速

這一年,全區上下錨定目標、奮勇爭先,全年GDP增長7.9%,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項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落地匯川技術、西工鈦區域總部等330個項目、總投資近2500億元;引進內資1108億元、使用外資1.55億美元。三一智能制造、秦川工業母機等大項目竣工投產,82個先進制造業項目加快推進,隆基150GW單晶硅片電池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二、激活力、謀創新,產業發展高質

我們舉全區之力建好秦創原總窗口,大力推進“三項改革”。2023年,新增科轉企業332家,新增科小4970家、高企1756家、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224億元,這幾項指標分別是前年的2.3倍、3.6倍和1.7倍。新區成立了秦創原資本大市場、人才大市場,“三池一機制”還獲評全國人才工作最佳創新案例。

三、拓功能、促轉型,聚力打造改革開放高地

我們始終牢記“國家級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的使命擔當,在全國率先實現與中亞“五國六城”通航全覆蓋,投用西北首個RCEP企業服務中心,開通全省首條TIR貨運線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增長205%、28.8%;“一港模式”等30項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

四、夯基礎、破難題,西咸一體化發展精進

我們始終牢記立區初心,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抓手,通過建設地鐵、路橋等重大交通設施加速“西安-咸陽一體化”。西北首條智軌示范線、地鐵16號線一期開通運行,阿房一路等8條互聯互通道路正式通車;“兩市一區”公交卡實現同城化同折扣、同待遇;290項政務服務高頻事項跨區域通辦,西安、咸陽兩地市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五、強規劃、優環境,城市建設愈發精致

我們因地制宜開展創新探索,做到了“將每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一年來,建成市政道路60.5公里;“五河一湖”水質100%達標;新增城市綠地182萬平米,新建綠道63公里,“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已成為新區群眾生活的標配。剛剛過去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秦漢新城圓滿舉行,一幅多彩的西咸畫卷向全社會精彩亮相。

六、惠民生、強服務,幸福生活別樣精彩

這一年,新區新建改擴建學校19所、新增學位1.3萬個,鐵一中等名校落地開學;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建成投用。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8460人,農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7%、5.6%;新區美麗宜居村莊達到20個;榮獲全省首批“平安銀鼎”。

2024年是西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新十年、再出發”的起步之年。我們將以西安都市圈極核區為統領,全力推進秦創原總窗口建設和西安-咸陽一體化,承載試驗區綜合功能,形成“雙中心”示范效應,努力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多的西咸樣本。

一是堅持西安咸陽一體化立區初心,在打造西安都市圈核心功能區和重要增長極上聚力攻堅。

我們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年度實施總投資1542億元的52個一體化重點項目,不斷加快建設11條互聯互通道路。全年新增“名校+”教育共同體8個以上、醫聯體2個以上。年內與咸陽市“跨區通辦”事項增至400項。

二是堅持科技創新第一動力,在推動總窗口裂變釋能和“雙中心”成形起勢上聚力攻堅。

我們堅持推進四鏈融合發展,做好全省“三項改革”的先鋒隊,推動秦創原科技大市場、專利池一期建成運營,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318億元。加快西安國際人才港、金融小鎮建設,規劃建設從孵化器到產業園的全鏈條科創載體。推動西安理工大學科創城、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等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三是堅持把“4+1”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在產業聚鏈成群和經濟量質齊升上聚力攻堅。

我們緊盯做大做強“4+1”產業集群,全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文旅體融合產業和都市農業,力爭先進制造業規模超過500億元,臨空經濟規模突破400億元,“五上”企業突破1740戶,民營經濟總量達到330億元。

四是堅持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主題,在發揮先行示范和提升城市能級上聚力攻堅。

我們圍繞產城人深度融合,建好新軸線、昆明池、創新港等示范性單元。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搶抓國家氣候投融資和碳達峰雙試點建設機遇,不斷壯大清潔生產、節能環保、循環利用等新產業、新業態。

萬事從來貴有恒,久久為功事必成。西咸新區將以抓鐵有痕的干勁,踏石留印的韌勁,主動作為、奮力進取,堅決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貢獻西咸力量!

記者提問環節

Q

請介紹一下西咸新區在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高產業發展水平方面的相關情況和下一步打算?

A

黨的二十大報告、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們始終堅持產業立區,按照“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承載、園區化推進”的思路,加快推進“4+1”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謀篇布局做強產業競爭力,也就是要做大規模和體量。在“4+1”現代化產業體系基礎上,面向國家發展所需,緊扣產業創新所向,西咸新區明確了21個細分產業發展方向,啟動編制了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和產業倍增計劃,促進產業規模提級發展,全年力爭“4+1”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

二是以科技成果轉化做活創新驅動力。全面落實新一輪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探索“學科+產業”等新型創新模式,不斷增強產業的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

三是以高水平園區建設做深產業承載力。把秦創原十大特色產業園區作為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承載和關鍵抓手。聚焦特色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細化園區產業定位,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加大專業化、綜合性配套供給,讓更多的優質企業在園區得到發展壯大。

四是以高標準項目建設做實產業支撐力。狠抓重大項目達產達效,通過重大項目領導包抓機制,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推動隆基二期項目、陜煤研究院、秦川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項目全面投產;推動同力重工智能化升級、中車西安車輛廠擴產擴能等項目加快實施。

五是以高成長企業梯隊做大集團帶動力。以“鏈主企業”為帶動,強化“鏈長制”工作機制,聚焦招引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小升規”培育長效機制,深入實施“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形成“小而美”“中而優”“大而強”企業發展梯隊。

六是以高品質營商環境做優要素保障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強化土地要素、融資服務、人才配套、技術創新等要素保障,打造西部一流營商環境,為產業發展護航保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