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5月11日上午,以“新時代、新格局、新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在西安開幕。本屆絲博會有來自俄羅斯、柬埔寨、美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家企業參展。在第四屆絲博會上,鳳凰網陜西專訪到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技術中心副主任梁行行。
海綿城市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手段。據梁行行副主任介紹,西咸新區是2015年住建部、水利部、財政部三部委評定的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早在2011年,西咸新區開始規劃的時候就提出了區域性雨水規劃的理念,將雨水管理引入到城市規劃當中。從水系治理、中心綠廊、街頭公園,街頭綠地等方面形成四個層級的開發空間,利用開發空間將城市的雨水儲存下來。
這三年來,西咸新區共建成海綿型小區240萬平米,海綿型道路50多公里,海綿型公園120萬平米,灘面治理生態岸線36公里以上。通過多重手段,雨水自然化利用率達到12.64%,雨水徑流控制率達到86%以上。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雨水有效的留下來,并且資源化回用,基本上實現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旱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海綿城市建設目標。
“我們在建設過程中也進行了總結,想把我們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大力推廣,盡我們所能為西北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樣板示范和實踐經驗。”梁行行副主任說。